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女性的常见病,尤其以初产妇更为常见,通常发生在产后3~4周。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易化脓、局部皮肤疼痛红肿较重,加之缺乏重视、治疗措施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产后身体和婴儿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疾病分型

1、乳汁淤积型: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形成硬结,但无皮肤红斑、温度升高、畏寒、发热等表现,抽血检查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不高。

2、急性炎症型: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形成硬结,同时局部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升高、发热、寒战、头痛或全身不适感,抽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二、发病原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

1、乳汁淤积的原因:(1)缺乏哺乳经验,哺乳时不能让乳汁吸尽,或乳汁多而婴儿吸乳少,导致乳汁淤积;(2)乳头内陷,乳管发育畸形,致使婴儿吸吮时不方便或吸吮费力,造成乳汁淤滞;(3)乳头皲裂哺乳时疼痛,拒绝哺乳,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使乳汁淤积;(4)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易引起乳管阻塞,从而导致乳汁淤积。

2、细菌入侵的原因:(1)乳头和乳晕外皮肤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逆行进入,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2)产妇个人卫生习惯差,哺乳后对乳房保健及清洁注意不够,是导致细菌残存的原因之一;(3)婴儿的口腔卫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诊断方法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患侧乳房增大,可触及硬结,有压痛,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有波动感、皮温升高,同时应抽血查血常规,做乳房彩超、核磁共振明确诊断。

四、防治措施

1、排空积乳:患侧乳房暂停哺乳,用吸乳器或用嘴吸出乳汁,也可采用手工挤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先用湿毛巾热敷患侧乳房15~20分钟,用手将乳房托起进行按摩,双手的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而是沿着乳管方向把淤滞的乳汁逐步推出。在按摩的同时轻提乳头数次,挤压乳晕,以扩张乳头根部的乳管,按摩至乳汁排出通畅。以1-2小时排空一次为宜,确保乳管通畅。健侧乳房继续哺乳,吸乳不尽者,可用吸乳器吸尽。

2、乳房冷敷:在急性乳腺炎症的早期,可采用局部冰袋冷敷,直至体温正常和乳房肿块压痛基本消失为止。超过24小时后,可改用硫酸镁温水溶液,用毛巾浸湿后持续局部浸敷,每天3-4次,每次2小时,以毛巾变凉为更换标准。

3、清洁乳房:经常用温水及肥皂水清洗乳房和乳头的皮肤,禁用酒精擦洗,经常更换清洁内衣和乳罩,避免乳头皲裂。

4、保护婴儿口腔卫生:用生理盐水棉棒定期对婴儿口腔进行清洁,不可让婴儿含乳而睡。

5、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饮食要清淡而富于营养,多食清凉制品如西红柿、黄瓜、海带、桔子、绿豆汤等;忌食生冷、辛辣刺激、荤腥油腻之品。

6、抗生素治疗:多数患者在采取上述措施后24小时内就可以有所好转,如果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考虑应用抗生素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应慎重,一般应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7、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以上防治措施的目的均为使炎症及早消退,不致发展到化脓阶段;如已有脓肿形成,多半需手术穿刺引流或切开排脓;乳腺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的方法视脓肿位置及大小而定。

快,







































治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wh/12334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