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

腺体、导管、脂肪,这三类主要物质构成了我们的乳房。

脂肪嘛,主要和吃多吃少有关,一般没什么变化。而腺体和导管则会通过增减细胞的数量、改变组织的结构来完成本职工作。这一过程中细胞数量的增加,也就是增生。

乳腺增不增生,主要听激素的。

最典型的就是怀孕的时候,为准备哺乳,身体会分泌各种激素,促进乳房腺体增加、导管加强部署——这也算「增生」的变化。

女性最熟悉的雌激素、孕激素每个月能给大姨妈敲开门,同样也会指挥乳腺增生一下。有人月经前会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的胀痛,甚至能摸出硬节,这很有可能就是乳腺增生的表现。

如果在这段时间去做了体检,即使自己没什么感觉,B超也能看出来。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报告上通常会这样写:乳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内部回声不均。

看上去特别可怕,其实等姨妈结束了再去做个B超,可能就看不出来了,这说明本次增生就是生理性增生(正常的),不足为虑。

也有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和月经的关系没那么密切,或者不能像生理性增生那样恢复原状,医学上一般称这样的增生为「乳腺腺病」。虽然叫「病」,但它是良性的,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乳腺增生,通常增多的是正常的乳房组织,这就是为什么说绝大多数的乳腺增生不用担心,它们不会变成癌症。

但可怕的是,乳腺增生可能掩盖了其他病变。如果有下面的危险信号,就要注意了。

危险信号

超声没看到肿物,却看到了钙化、血流丰富区、腋窝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它们很可能就是肿瘤的狐狸尾巴,需要引起注意。

怎么办

?先想想是不是在月经附近的时候去检查了?过个半年,找个月经结束后的时间去查,如果是生理性增生,那就没事了。

?如果是乳腺腺病的增生,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会轻度升高,约为普通人群的1.5~2倍,不过这样的风险等级依然属于一般风险人群。

只要和一般风险人群一样,45岁以后去「甲状腺乳腺外科」或者「普外科」进行乳腺癌筛查就可以,不用太紧张了。

?如果报告里出现了上述的危险信号,谨遵医嘱,进一步做检查。

出现乳腺结节的原因

姜镭介绍,西医认为,乳腺结节与雌激素反常增高、刺激乳腺异常增生有关。目前城市女性大多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机体自身内分泌调节紊乱,容易导致雌激素反常增高,加之生活条件变好,部分患者不适当进食营养品及含雌激素的食物,也可致体内雌激素反常增高。

此外,部分遗传因素、自身体质对激素敏感也容易出现乳腺结节。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中医方面,乳头乳房及肝经循行之处,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易于怫郁。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横逆脾土,均可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气不足,冲任失养;不能温煦脾阳,则精液不得运化,聚湿成痰,肝郁日久,化热化火,灼津为痰,痰、气、瘀互结而成乳癖。

乳腺结节的判断方法?

姜镭指出,乳腺结节是个中性词,它本身的含义与肿瘤的良恶性无关,它只是一个症状,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现为该症状。以下3种检查可以相互补充,可帮助医生较准确地查出结节的性质▼

乳腺超声

可以分辨结节的大小、形状、血流,无辐射,是大部分人的首选。缺点是对微小的钙化点辨识度不高,而微小的钙化如泥沙样、针尖样钙化是判断结节是否为恶性的重要指标。

乳腺钼靶X线

能弥补乳腺超声的缺点,更好地显示钙化。缺点是有放射性,适合40岁以上女性,和超声检查起到互补作用。

核磁共振

准确性最高,但价格也最高,适合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X线无法判断结节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会使用BI-RADS分级来评估乳腺结节的性质:0级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1级为阴性;2级为良性;3级可能良性,建议短期随访观察(恶性的可能性小于3%,短期随访一般指半年);而4级则可疑恶性,建议活检;4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4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4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5级高度提示恶性,应进行适当处理,恶性的可能性大于95%;6级:活检已经证实为恶性。

发现乳腺结节要怎么办?

姜镭表示,彩超中发现乳腺结节,首要的问题就是鉴别结节的良恶性,请乳腺专科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医生会从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结节数量、结节形态、生长速度、结节血流信号、弹性评分等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会建议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甚至是导管镜检查、穿刺活检等以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

哪些乳腺结节需要手术?

乳腺结节为乳腺中实质性肿物,自行消散的可能性很小,医生会在综合评价判定良恶性质的原则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常规手术

适合结节数目少、体积较大(2厘米以上),结节在乳晕区内,乳房偏小,结节位置较浅,有凝血机制不佳的血液病史者,可采用小切口常规手术,美容缝合,预后不留疤痕,不影响哺乳功能。

微创手术法

使用微创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真空辅助高速旋切微创手术。适合直径<2cm良性病灶的切除,特别适用于单侧和双侧多发性肿块的切除,以及直径小于2cm、临床不可触及的可疑病灶的切除活检。

姜镭介绍,该科开展乳腺微创手术多年,对直径<2cm的结节行该手术治疗,几乎看不到疤痕,可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

一些做了乳腺检查的朋友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我的检查中乳腺结节明明是「良性」的,但医生为什么还是建议我做手术拿掉它呢?

结节良性or恶性?影像检查说了不算数!

其实,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最终是靠病理活检敲定的,而不是超声和钼靶等影像学检查。

有时,影像学检查都提示为「良性」,但手术后活检却发现是乳腺癌,这样的案例也是时有发生的。

所以,针对一部分影像检查是「良性」的朋友,医生根据情况判断,也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问题来了,B超、钼靶检查为「良性结节」的人群中,有哪些可能会需要手术呢?

参考条件一:年龄

40~60岁:高发人群

40~60岁女性为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所以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如果发现一年内又长出了新的结节,无论大小、无论长了一个还是多个,都建议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35-39岁:处于「模糊地带」

35~39岁的患者正处于「模糊地带」,如果发现单个(单发实性结节或肿块>1厘米)或多个乳腺结节,可以根据患者意愿来选择是手术还是随访观察。

如果患者思想顾虑比较重,或医院复查,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进展,可以考虑做微创手术治疗。

参考条件二:结节大小与性状

单发结节:

当单发结节≥2厘米,且生长较快时,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多发结节:

当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所有的结节都是良性的时候,也建议手术。

因为医生单凭影像学检查很难判断所有结节的性质,可能几个结界中,有一个就是癌,所以手术后的病理确诊十分必要。

参考条件三:是否计划怀孕

如果患者计划怀孕,一般建议在孕前手术治疗。

因为妊娠与哺乳可能导致肿瘤生长甚至恶变,为了避免妊娠期乳房肿块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会建议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乳腺结节?

女士们日常如何预防乳腺结节?姜镭也给出了几点建议:

?保持愉快的心情,少熬夜,戒烟戒酒,避免长期大量服用避孕药,避免服用激素类药品及食品;

?慎食雪蛤、燕窝、蜂王浆、蚕蛹、鳝鱼、花粉、胎盘等雌激素含量高食物,少吃激素喂养的鸡、鱼等;

?常规手术或微创术后,为预防肿块结节再生,均建议内服中药调理,从根本上治愈本病。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辨证运用疏肝行气、活血散结、化痰利湿、补肾调冲等治疗方法,让患者服用中药或膏方,同时也会结合外用中药药膏贴敷渗透以软坚散结,综合改善患者乳腺疼痛、胀满、情绪抑郁烦躁、月经量少或周期不准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靠按摩推拿是无法去除乳腺结节的,相反,长时间的外部刺激还可能让结节加速生长!”最后姜镭提醒,体检发现乳腺结节,莫要焦虑恐慌,尽早去专科门诊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才是首选。

有乳腺病,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wh/12334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