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成为这两天网络上最热议的一个话题。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约有万人患乳腺癌,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发患者,而且发病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逐渐发展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闻“癌”色变。女同胞们对乳腺癌唯恐避之不及。也有细心的朋友询问:如果做好预防工作,是不是就可以减少发生的几率呢?

医院芳村分院乳腺科刘晓雁主任为大家提个醒:乳腺癌的早期号可别忽略了!

乳腺癌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容易被忽视。但如果出现下列信号,就要注意啦:

1.肿块:临床约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房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的肿块。但也有部分乳腺癌临床完全触及不到肿块,如部分导管内癌、隐匿性癌。

2.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早期并无疼痛,个别可有局限性固定疼痛,疼痛多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

3.乳头溢液:非妊娠哺乳期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如为血性溢液,则一定要警惕,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中约有12%~25%为乳腺癌,50岁以上患者,乳腺癌可达64%。如伴有乳腺肿块,则更应重视。

4.乳头、乳晕及皮肤的改变: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指向改变。乳头瘙痒、糜烂、渗液、湿疹样变长期不愈时,有可能是湿疹样癌(乳腺Paget’s病)的表现。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表现:如皮肤局限性增厚、波纹、潮红,或“酒窝征”、“橘皮征”或“卫星结节”、皮肤癌性溃烂等。如果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即出现一个像小酒窝一样的小凹陷,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出现像橘子皮一样的“橘皮征”,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再晚期,则可出现皮肤溃烂、渗液,形成癌形溃烂。

5.腋下淋巴结:也有小部分乳腺癌患者是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主诉就诊的,体检时多数同侧乳房可以发现肿块(需警惕隐匿性乳腺癌存在)。肿大的腋窝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如果病变晚期,淋巴结可融合固定,甚或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刘晓雁主任还提醒,有些人群需要注意: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及家族遗传性,如携带有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BRCA-1、BRCA-2等。此外,具有某些高危因素的女性也相对容易罹患乳腺癌,如月经早初潮(12岁)、晚绝经(55岁)、未婚、未哺乳、乳腺腺体致密、既往有乳腺良性疾病如非典型增生病史、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照射、长期补充外源性雌激素等。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如长期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也可能会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而更年期后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机率则明显会增高。而长期压力大、心理焦虑抑郁者,同样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乳房患癌的风险。

此外,随着年龄增加,乳腺患癌风险也相对增加,尤其是绝经前后中国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相对较欧美国家发病年龄提前,45-55岁左右为高发年龄段。因此,围绝经期妇女,如果具有以上高危因素,更应密切监测。

健康生活,从今天走起!

--------------------------------------------------------------

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
卡力孜然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zz/12334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