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在养殖过程中最普遍常见的一种羔羊阶段疾病我们养殖户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对于口疮每一位养殖朋友都自己偏方以及方法比较为治疗成熟。那么今天对于口疮以下总结:此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强,流行迅速,有一只羊患病,即可感染整个羊群,使得多数羊患病。此病的致病微生物为羊口疮病毒。对于羊口疮,轻度病患羊只,不需要处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但以唇型感染为主要症状。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处出现散在小红斑,以后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包、脓肿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形成大面积和痂垢,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病羊感染后流涎、精神委靡、被毛粗乱、食欲不振,明显消瘦。1、唇型羊口疮2、唇形羊口疮继发感染3、羔羊口疮菜花状齿根4、外阴型羊口疮5、蹄型羊口疮6、人感染羊口疮病毒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首先对感染病羊隔离饲养,发生疫情时1—2天消毒一次,没有发生疫情7天消毒一次圈舍进行彻底消毒。2、每年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口腔粘膜或者划痕接种疫苗。很多养殖场接种疫苗后还是发现长口疮的羔羊所以接种口疮疫苗基础上再次巩固注射一次免疫素(进口)针剂根据不同阶段体重进行注射有效提高接种疫苗的成功率。3、发现病羊及时隔离,给予病羊柔软的饲料、饲草,如麸皮粉、青草、软干草,保证饮水干净。4、提高羊的自身免疫力,抗病能力建议用("黄芪双抗+清瘟败毒散)治疗措施:1、上午肌注;口蹄金尊(板蓝根注射液)局部用药;涂抹四环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建议用拌料"黄芪双抗"+清瘟败毒散一袋拌斤料饲喂小羔羊或者黄芪双抗饮水。在临床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1、病情轻者:2~3天明显好转3~4天为痊愈2、病情重者:3~4天明显好转4~6天为痊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zl/12334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