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喂母乳的妈妈一定会后悔:

正确喂奶:乳房不松弛、不下垂、不外扩(上)

哪种情况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让妈妈保持身材,少患疾病,也对宝宝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极为有利,是奶粉无法望其项背的。但有些妈妈因为个人身体原因,的确不宜给宝宝哺乳。因此在孕前,这些妈妈们就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无知之后喂养了宝宝,造成宝宝的健康问题。

1.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严重的肾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精神病、癫痫病、红斑狼疮、恶性肿瘤、艾滋病、肺结核等的妈妈们,都不宜给宝宝喂奶,否则,会增加妈妈的身体负担,造成病情恶化。

2.因病长期服药的妈妈:如患有精神病、或需要服用抗肿瘤药物,以及胰岛素依赖者,哺乳会增加母体代谢负担。

3.妈妈做过胃切除或肠道手术,不能更多进食及消化食物,固然不能产生足够的乳汁,不适宜哺乳。

母乳喂养是一个女人一生与宝宝最亲密接触的机会,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都应给自己的宝宝一份最健康珍贵的礼物。但如果遇到上述情况,还是应该多注意,遵循医嘱进行调整。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宝宝也是不适宜吃母乳的,比如患有氨基酸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PKU)或乳糖不耐受综合征的宝宝。

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

据统计,母乳喂养的小孩发病率要比人工喂养者低40%,人工喂养的宝宝患腹泻的死亡率比母乳喂养者高2.5倍。母乳中富含有利婴儿脑细胞发育的牛磺酸,有利于促进宝宝智力发育;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抗体,增强抗病能力,减少过敏反应。

据统计,母乳中已经被人类发现的一千多种营养成分里,尚有多种无法被现有科学技术复制。

年最新发现,母乳中一种被命名为“哈姆雷特”的成分能杀死40多种癌细胞。

母乳含有任何其它乳品所不具备的各种免疫物质,尤其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使新生儿接受了第一次被动免疫,保护脆弱的身躯免受病菌的侵袭。

母乳与其他任何乳品相比,都更适合婴儿的吸收,满足营养的要求,以达到最好的生物利用。所含的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比例适当,而且有的物质仅存在于母乳之中,如双岐因子、生长因子等。

蛋白质,母乳中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和铁蛋白,铁蛋白能抑制肠道中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的繁殖,可防止腹泻;另一种称为溶菌酶的物质可以杀灭细菌;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发育,智力和视力均有重要作用的牛磺酸也只有从母乳中才能获得。

脂肪,其中的胆固醇是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物质,它在母乳中的含量比牛乳中高出3倍!

无机盐类如钙、磷等,牛乳中含量虽高,但牛乳中甘油三酯的消化产物与钙结合,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喂养牛乳,可以使一些婴儿发生低钙性抽搐及佝偻病,或者贫血。

母乳不需特殊储存,随需随喂,温度适宜,永不变质。省去各种奶瓶、奶嘴等等,不会造成消毒不严引起的感染、腹泻,且特别经济。

母乳喂养使得母婴有更多的肌肤接触,这种肢体的触摸、亲吻及体温的温暖等,有利于建立母婴依恋感情,对亲子关系及以后新生儿以后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没有哺乳过的女性,患乳腺疾病的概率会非常高

母乳喂养除了对宝宝有很大好处外,对妈妈的健康也至关重要。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的第一杀手。没有经过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在6个月以下的妈妈,是乳腺疾病的高发人群;而母乳喂养超过一年和多胎哺乳的女性,发病率会降低很多。

有一位剖腹产的新妈妈,前一个月的时候没有好好喂奶。怎么回事呢?她一开始是想等到刀口不痛了再去喂;刀口好了,乳房却不胀了,宝宝把乳头吸得疼,就想着,等到乳头好了再去喂;等到乳头好了,又有乳腺炎了,就想等到乳腺炎好了再去喂。这样一下去,三四周出去了,等到第四周再想喂的时候,发现奶水没了。于是,这位新妈妈特别后悔,后悔得不行了。她对我说,王医生,我的乳房一直都没有用,我一直为它服务,一直为它操劳,但是最终没有给宝宝用,这个饭碗没有用到正地方。我不光是伺候乳房这一个月,乳腺炎留下的肿块我可能要伺候它一辈子。

在乳腺科门诊,什么样的乳腺病都有,总经发现,乳腺增生概率高的,往往是没有哺乳经历的女性。

我觉得,乳腺就像一条路,这条路修好了,不去用,慢慢就荒废了。

你既然要浪费大自然给予一个母亲的馈赠,有意采用非自然的方式让乳房的作用荒废,就会得到自然的嫌弃,嫌弃的结果最明显的就是乳腺系统疾病的增多。

有的人从一开始就不想喂母乳,但这个时候奶水是最多的,就又憋出乳腺炎了;憋出乳腺炎了以后,脓肿溃烂,因为宝宝不吸吮。

流水不腐,没有流动的奶就成了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又成了脓肿;成了脓肿以后又去切开引流。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喂宝宝呢。

还有的妈妈,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要上班,只能忍痛断奶。一看人家的孩子都一岁了,还在吃妈妈的奶。再想自己的孩子,只能吃奶粉,怪可怜的,就后悔了,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得没有人家的好。

母乳喂养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喂过奶的乳房更敏感,女性的兴奋点会更好。没有喂过奶的,就比较迟钝。还有一些女性因为没有喂奶,没有很好的去利用乳房,后来就产生了乳房肿块。有的女性错误地认为:我的乳房没有让孩子吸吮过,很饱满。其实,没有经过母乳喂养的乳房越饱满,将来得乳腺癌的几率越高。因为饱满的乳房乳腺组织非常致密,致密就是里面的脂肪和组织之间比较密。如果里面有肿块的,就不好检查。喂过奶的女性,乳房里的脂肪都被燃烧了,组织结构就比较松散,里面有肿块,一摸就能摸到。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用进废退。哺乳期妈妈的乳房经过孩子的使用,会越用越美。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哺乳和没哺乳过的妈妈们,乳房都会发生下垂、外扩、松驰等情况。但是,相比较而言,喂过奶的母亲比起不喂奶的母亲,乳房得病的概率要小一些,即使患病,恢复的概率也大得多。

乳房变形是遗传或哺乳姿势不当造成的,跟哺乳本身无关

很多妈妈喂了孩子以后,乳房并没有出现所担心的变形、下垂等现象。也有的人哺乳以后,乳房就垂下来了,没办法,这一般是遗传。实际上,只要哺乳姿势正确,一开始不要使劲拿起吸奶器去吸,就不会越吸越大,越吸越松。如果把韧带、乳腺导管、皮肤都吸拉得很松了,乳房就会下垂了。要知道,不过分地去牵拉它,刺激它,使用它,它只是宝宝的一个饭碗,到时候盛上饭吃完了,再放回去,是没有过分负担的。

可以这么说,民间传说中的结婚前是金奶,结婚后是银奶,生了孩子是狗奶是种谬论!乳房变形实际上是喂养姿势不当和遗传原因造成的。

没结婚之前的乳房很金贵,没被人碰过,没被人摸过,没被人看过,于是很金贵。结了婚以后,就没有那么金贵了,等到生完孩子以后,孩子饿了,妈妈们一撩衣服露出乳房,大庭广众之下也不避讳,撩起来就喂孩子。但是,现在没有人这样去喂了,大街上哪有见过这样的。现在很多新妈妈不会喂奶的原因,可能也跟没见过别人喂奶有关系。

经过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她们的乳房绝不会变成“狗奶”。我觉得,一定要把这种错误观念纠正过来。新妈妈们的乳房照样金贵,正如高尚的美德照样高尚。比起没有哺乳过的妈妈们,她们给丈夫的爱更为珍贵,在丈夫眼中,也更性感。经过哺乳的乳房更敏感,会让女性获得更多的快乐!

不喂母乳的女性乳房更容易外扩、走形,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经过自然的伸缩

很多妈妈选择不喂母乳,虽然她不喂奶,但由于刚生完孩子,泌乳素很高,奶水很充盈一直撑着乳房,一时半会儿回不去。有的人一个月还没回奶呢,于是乳房天天撑着。

即便是一个健康的女性,原本没得炎症,如果乳汁老是在乳腺导管里面刺激乳腺,时间长了,她得乳头状瘤,或者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概率会非常高。因为她的乳房本身应该有松有驰,但不哺乳的话就相当于一直没让它休息,一直胀得跟大布袋似的,还能有弹性吗?时间一长,肌肤纤维就胀断了,乳房就很松驰了。而且这种松驰是不可逆的,就跟肚皮上的妊娠纹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时候再靠外力吃补品、运动、按摩,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乳房外扩、松驰、下垂,除了自然遗传原因以外,与不哺乳有极大关系。乳房就像一个正常的弹簧,有撑有缩,不哺乳就相当于你一直把它撑起来,最后就回不去了,一个很简单的物理原因。你要是一喂奶,乳房一会小了,一会大了,它有一个自然伸缩的过程。

母乳喂养会激发女性的潜能

我在门诊经常会被病人问到:乳房下垂了,还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吗?我幽默地告诉她,地球的引力改变了,乳房就不会下垂了。我还说,鲜花盛开了,还会恢复成花蕾吗?不会的。但是你胸前的这两朵花开过以后,会有一种开过的美。女人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美。假如你到了80岁,却跟少女一样,那不成妖怪了吗?

一个没哺乳的妈妈,她可能连花瓣都不是了,因为她没有盛开过。想保持18岁花蕾的时候,任何妈妈都不可能。在同一时期比较的话,一个经过宝宝浇灌过的乳房,和不经过孩子浇灌的相比较,浇灌过的母亲会更美。就如同被阳光照耀过的鲜花,跟一直在阴暗里存在的鲜花,健康度是不一样的。

其实,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把内心很多潜藏的能量激发出来。事实上,哺乳过的妈妈都觉得自己能力变强了,思想上、性格上更成熟了。

在母乳喂养这一年多时间里,一个母亲会感到非常自豪,看到孩子一天不一样,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会更有干劲。

哺乳等于从心理上激活了一个母亲抵御危险的能力,又从生理上增强了她抵御疾病的能力。试想,生孩子的疼痛比一个骨折的人要多50倍。这么大的疼痛都能经受,哺乳早期的乳头疼自然也能忍受。一个女性能把孩子抚养大,这其中的艰难都经历过了,在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精神到生理上都变强大。

可见,乳汁的聚集,实际上给予了母亲一种无形的能量,激活了一个母亲天然的、平常没有使用到的很多潜能。

科学证明:母乳喂养是妈妈最好的美容

怀孕的时候,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妈妈是通过脐带把自身的营养输送给宝宝。宝宝出生后,乳头跟宝宝之间也是一个无形的脐带,这个脐带在你需要的时候,它就来了;你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离开了。

经过每天几次或者十几次与宝宝的接触,宝宝的性格变得更温和了。母性的温柔,母性的光辉,不断地让妈妈的内心融化。付出是双向的,你喂给宝宝很多乳汁,宝宝同样也给你带来很多的快乐。这是非常重要的。

乳头是性的兴奋点之一,在宝宝吸吮的过程中,会给妈妈一些性的刺激。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最天然的美容。

哺乳期的妈妈很少去做美容、化妆,但为什么哺乳期的妈妈通常都是非常美的,气色极佳,看上去光彩照人?

其实宝宝跟妈妈是相互滋养的,你用你的乳汁滋养你的宝宝,宝宝的快乐笑脸又滋养了你的内心,用吸吮给你刺激,调动你身体的潜力来美化的皮肤。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美容!

另外,对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母乳喂养可以刺激垂体产生一种叫催产素的物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患病概率;消耗母亲的多余脂肪,使身材更火辣。

研究证明,产后母体进行着复杂的生理性复旧改变,尤其是生殖系统的复旧。也就是说,胎盘分娩出后,子宫收缩、下降每日约1~2厘米,10~14日退入盆腔,6~8周恢复正常。早母乳喂养,婴儿的吸吮刺激传至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子宫收缩加强,防止产后出血。哺乳还可使恶露快速排干净,子宫复旧快,起到预防产后感染的作用。

哺乳期妈妈内分泌的变化、活动变少、进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较多,这些都是导致肥胖、身材变形的原因。母乳喂养分泌乳汁所消耗的热能包括脂肪,对妈妈们来说是天然的瘦身过程。

乳房的基本结构是乳房体和韧带,乳房体包含由腺泡、腺管所组成的乳腺以及脂肪结构组织所组成的间质,它决定了乳房的大小;而韧带就如房屋的框架,它决定了乳房的外观是否挺拔。

乳房变形与恢复程度,与母乳喂养、哺乳时间长短无必然联系,而且存在个人差异化。有的妈妈可能只喂奶几天,就感觉乳房变形了;有的妈妈喂奶一年,却依然挺拔。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哺乳时间不要超过多久,妊娠期经常按摩乳房,使用人工乳头以免宝宝吮奶时把乳房拉长……其实这些都是无科学依据的。

真正能让女性乳房进行母乳喂养后,依然保持美丽挺拔,甚至获得美丽新生的方法是从哺乳期开始,就开始掌握正确的哺乳知识,姿势正确、方法无误……这些才是保证哺乳后乳房不变形的根本。

因此,可以说,只要妈妈们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母亲的体型在产后会逐渐恢复到妊娠前那样。

哺乳是顺天道的事儿。一个顺天道的女人,一定会得到自然的厚待。

明星妈妈证明:母乳喂养,依然能让自己保持性感和美丽

1.喂母乳是产后最佳的减肥方式

马伊琍是母乳喂养的铁杆支持者。她说:“头两个月很苦。一个半小时孩子就会醒,就会要吃奶,所以24小时之内没有一次睡觉能超过两小时的。但是母乳里很多微量元素含量都特别高,是奶粉怎么做都达不到的那种高标准。”而且她听好友说喂母乳是产后最佳的减肥方式,就没有刻意运动塑身,反而很快瘦了下来。

毛阿敏在40多岁的时候生下第二个女儿,一直坚持母乳喂养,3个月就恢复到生孩子前的身材。她在和好友那英交流心得的时候说:“生产以后,妈妈身体里囤积的脂肪其实是为了产生乳汁做准备的。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一部分脂肪就被消耗了,减肥就是让脂肪燃烧,脂肪被消耗了,当然就起到了减轻体重的作用。”

王菲是最支持母乳喂养的,不管是第一个女儿童童,还是和李亚鹏结婚后生下的李嫣,王菲都母乳喂养了好几个月。如今看来,菲姐依然是又瘦又性感。

据孙俪身边的朋友透露,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孙俪将选择母乳喂养,成为又一位坚持母乳喂养的女星。如今拥有一儿一女的幸福妈妈孙俪,身材依然与生产之前并无两样。

张柏芝一直是坚持母乳喂养孩子的好妈妈典范!她坚信母乳对瘦身好处多多,即使生养了2个孩子,依然保持火辣身材。

卸去主持人华丽的外衣,小S跟其他妈妈并无两样,小S一直坚持给女儿们喂养母乳,她曾回忆当妈妈的感受:“在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我的奶水不足,为了让女儿能喝足母乳,我只有拼命挤,直至乳房上满是瘀青,连妈妈都心疼地说‘小S真的很辛苦,母爱就是这么伟大啊’。”如今的小S,丝毫看不出已生养了3个女儿,成了“性感辣妈”的代名词。

2.不要违背一个做母亲的天职

陶虹曾担任网易亲子和联合国儿童救助会等机构共同发起的“倡议母乳喂养”的活动宣传大使。她曾在某采访中提到:我本人是一个崇尚自然的人,我觉得作为一个健康的女人,生育和哺乳都是很自然的,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而且这件自然的事情对妈妈和孩子非常有好处,有各种各样的证据可以佐证。为什么我们不去做这些自然而然的事情呢?

低调演戏、低调做事的“晴格格”王艳,在儿子球球出生以后,一直坚持母乳喂养,直到孩子8个月。球球身体发育良好,个头、体重、微量元素检测都达到优秀,而且免疫力强,很少感冒。她曾说,“当宝宝软软地靠在你胸前,努力寻找乳房的时候,妈妈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当宝宝吃饱了满足得嘴巴砸吧砸吧,或者幸福地睡着了,另外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并且,王艳由于在生育之前就阅读了大量书籍,掌握了很多知识,身材至今保持得很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zl/12334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