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那些母乳堪称魔幻的功能,看
?奶牛听:/荔枝、喜马拉雅电台可同步收听
母乳的很多好处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营养均衡,易消化,提高免疫力,预防过敏,促进智力发育,增加母婴感情维系,等等。
但是直至今天,依然还是有很多关于母乳的谣言甚嚣尘上:母乳寡淡不顶饿,母乳6个月以后没营养了,配方奶养娃比母乳养的胖……三人成虎,说的人一多,母乳妈妈自己也有点怀疑:配方奶看起来越来越强大的样子,母乳比起配方奶,真的有很多优越嘛?6个月之后的孩子吃母乳,有很大的意义嘛?
支持母乳喂养,任重道远啊!
今天不说那些老生常谈,就来看看近几年,科学界研究母乳得出的一些新结论吧:
一、母乳是最好的药品
宝宝感冒发烧,妈妈是最焦心的,当你急的团团转,纠结吃药还是不吃,去医院还是不去的时候,你不知道,母乳这个时候正在悄悄的起变化。
宝宝吸吮母乳的时候,每吸一口,就会像一个水泵一样,把妈妈的乳管泵成真空,当宝宝吸下一口的瞬间,乳管会像一个吸鼻球一样,瞬间回吸宝宝口中的液体,也就是口水。
宝宝的少量口水进入了妈妈的乳房,里面含有的各种物质就会被母亲的身体所感知到,所以当宝宝口水中有病菌的时候,妈妈的乳房就会迅速做出应激反应——分泌出含有更多抗体的乳汁。
这件事是有证据的哦:年2月,美国facebook上一位叫做Mallory的妈妈火了一把,因为她晒出了她的宝宝感冒前和感冒中自己挤出来的母乳。
facebook上的原文原图
Mallory平时有泵奶的习惯,左边的奶是头天晚上睡前泵出来的,还很白,当天凌晨,Mallory发现宝宝生病了,夜里亲喂了一宿,早上起来再泵的时候,奶居然变成了黄色。
大家都知道,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的奶叫做“初乳”,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抗体,所以呈现出黄色的,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当宝宝慢慢长大,母乳中抗体含量逐步降低,奶的颜色也逐渐变成了白色。
可是,这种状态并不是不可逆的,只要宝宝一生病,妈妈的奶立马变回初乳状态,让宝宝吃到更多的抗体来抵御病菌。
研究还发现,宝宝的口水和母乳相混合,会产生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物是过氧化氢(也就是双氧水的成分),可以有效的杀死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非常好的预防了肠道感染。
所以,母乳是既能防病又能治病,悄无声息的就可以帮助了宝宝,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亲喂而已,真的很神奇吧?
二、母乳会根据宝宝的需要自我调整
很多的妈妈应该知道前奶和后奶的区别。
左边是前奶,比较清寡,水分较多,糖分相对较多多,右边是后奶,比较浓郁,脂肪含量较高。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其实这就是对于宝宝来说“饮料”和“正餐”的区别啊!
当宝宝只是想喝几口奶解解渴,他喝到的就是“饮料”,补充水分就好,当宝宝很饿了,咕咚咕咚把你整个胸都吸干瘪,他就是吃到了干货满满“正餐”,脂肪提供很高的热量,让宝宝有饱腹感。
而这种区别对于母乳的调整能力,只是入门级的。
母乳甚至在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其成分都是有很大不同的:
早晨的奶会更清淡一些,傍晚的奶会更浓郁,夜间的奶安眠成分会更多。
在炎热的夏天,母乳含有的水分会更多,满足宝宝增加的水量需求;同理,寒冷的冬天,母乳中脂肪的含量会增加,让宝宝能够抵御寒冷。
甚至同一个妈妈为男宝宝生产的母乳,和为女宝宝生产的母乳,成分也是大不相同:
哺喂给男宝宝的乳汁,会含有更多的脂肪,以应付男宝宝更快速的生长;而提供给女宝宝的乳汁,脂肪含量会少的多,但是钙含量会增加一些,并且,女宝妈妈的乳汁产量会比男宝宝更多。
另外,喂给不同性别宝宝的母乳,其激素含量也大不相同,很可能也因此造成了男女宝宝最初不同的个性。
早产宝宝的妈妈,分泌的乳汁,也会是天然更加适合早产宝宝的。
母乳的智能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吧~~~
三、母乳是“活”的
母乳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
大一些的泡泡是脂肪球,而那些萌萌哒动来动去的小泡泡,很多是母乳中含有的各种抗体细胞,他们真的是活的,仔细看你还可以看到抗体把细菌吃掉的过程。
而配方奶在显微镜下什么样子呢?
可以说是一片死气沉沉,没有脂肪球,也没有抗体,只有一些细菌在动。
所以刚挤出来的母乳在室温下可以放6-8个小时不变质,而无论是消毒过牛奶或者配方奶,都没办法撑过两个小时。
母乳就是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的液体,真的有点魔幻是吧。
四、母乳是最好的益生菌补充剂
要知道,母乳可不仅仅是在喂养一个婴儿,它也同时在喂养婴儿腹中的上千亿的有益菌。
人类肠胃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庞大,没有这些微生物,我们是不可能有效的消化吸收各种食物的。很多婴儿在吃一些食物的时候,会出现腹泻,起疹子这种“不耐受”的情况,就算没有不耐受,也会将吃进去的大多食物未经消化原样排出,就是因为腹中的菌群不够成熟,无法消化这类食物的原因。
而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肠道里几乎是没有细菌的,那么,那些消化食物必不可少的细菌,宝宝们是如何得到的呢?
妈妈的乳汁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来源,研究发现,妈妈肠道内的各种有益菌,也同样会出现在乳汁中,母乳的宝宝会很快继承妈妈体内那些数量和种类众多的菌群。
母乳中还有一些结构很特殊的糖类,叫做“寡糖”,它不可以被宝宝消化吸收,却是肠道内益生菌的好食物。
所以,母乳宝宝肚子中的有益菌群会更快更好的成熟起来,母乳宝宝也会较少有腹泻,便秘,不耐受等肠胃问题。
口服的益生菌,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其有限,对于宝宝对益生菌的需求可谓是杯水车薪,相对而言,母乳对于构建宝宝肠道菌群平衡而言,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现在,知道你家宝宝每天吞进去的是一些多么美好的液体了吧?
可以说,母乳是为你的宝宝量身订制的一整拥有套海量细节的营养与免疫方案,是最适合你家宝宝的一份独一无二的珍贵礼物,它非常复杂,复杂到至今对母乳的科学研究也只是冰山一角,复杂到迄今任何技术也无法完全模仿。
可以负责任的说,无论谁,都没任何资格嫌弃母乳。
能给宝宝母乳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愿这个社会,能越来越多了解关于母乳的常识,对母乳妈妈再多一些支持吧!
文/说说咱家娃
哺乳时“奶结”处理过度可致脓肿,正确疏通只需两招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作为一名乳腺科医生,在门诊时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奶结”患者。顾名思义,“奶结”是在哺乳期时发生乳汁郁结,不仅新手妈妈容易发生,很多二胎妈妈也会中招。它的起病原因很多,可能是饮食不当太过滋腻,也可能是哺乳不规律,乳汁未及时排出,甚至睡眠姿势不当压迫到乳房也会导致乳汁郁结。总之,一不留神,“奶结”就发生了。
“奶结”的主要表现就是乳汁淤积形成的结块,同时伴有结块区域的红、肿、热、痛,严重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确切地讲,民间俗称的“奶结”并不完全等同于医学意义上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奶结”只是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最常见的成因,或者说,只是它的初级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逐步出现炎症、化脓等表现,最终走完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全程。
大多数的“奶结”起病很急。从乳房局部结块到剧烈疼痛、发热恶寒等症状出现往往只要几个小时。正因为如此,处理不当极容易让病情加剧,最终形成脓肿。
误区一:过犹不及母婴消费一路走高,很多妈妈在孕期就早早预约好月嫂、通乳师。一旦出现问题,人多势众,出谋划策,热敷、按摩、民间土方等各种方法轮番上阵。于是我们在临床中就会看到形形色色处理过度而引发的问题。有热敷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的,有按摩时间过长引起皮肤水肿的,有按摩时机不当反而使炎症范围扩大而高热不退的,还有外敷仙人掌、蒲公英等植物导致皮肤过敏的。
总之,不仅“奶结”没解决,反而让问题变得更棘手,给医生的诊治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误区二:抗生素包治百病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全民误区。但凡出现疼痛,很多妈妈第一时间就会选择抗生素口服或要求医生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然后哺乳规律被打破,乳汁淤积变得更加严重。而局部疼痛使排乳不够彻底,“奶结”会进一步加重。使用几天后,体温正常了,乳房不痛了,但结块却更加僵硬木实,短时间内已无法消退,也为日后的哺乳埋下了隐患。
误区三:知难而退大多数妈妈发生“奶结”后,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吃了大苦头。而且因为没有及时纠正哺乳时期的一些不良习惯,“奶结”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上门。妈妈们苦不堪言,直嚷着比生孩子还辛苦。于是,发了“奶结”来门诊要求回乳的患者真不少。尽管我们一直呼吁,母乳喂养对孩子和母亲都有好处。
如何处理“奶结”如何避开种种误区,学会正确处理“奶结”呢?诀窍只有两个字:疏通。“奶结”初起,疏通为第一要务。步骤如下:
第一步,局部热敷。取热毛巾敷于结块部位三到五分钟。以体感温热但不烫为宜。
第二步,按摩疏通。在结块部位沿圆周方向做轻柔按摩一分钟,然后沿乳络方向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做放射状梳理。力道适中,以乳汁射出但疼痛不剧烈为宜。两种手法可以交替做。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侧约十分钟左右。即使疏通过程中局部堵塞严重,乳汁点滴而出,肿块无法消退,也要控制时间。力争轻手法,高频次,取少量多次的意思。
大多数初起期的“奶结”经过以上两个步骤的处理,都会消散。如结块痛硬不散,甚至伴有发热不退,就需要寻求中药治疗了。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有退热轻缓,不易反弹;疏通乳络,消散“奶结”;双向调节乳汁产量等特点。即便因“奶结”处理不当而化脓了,中医的小切口引流术配合中药口服,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最后,祝愿所有的母亲都能顺利哺乳,享受母乳喂养的乐趣。
文/孙霃平上海中医院中西医结合乳腺科副主任医师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zl/123341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子美容院按摩乳房致溢液,一查得了乳腺癌
- 下一篇文章: 猪猪身上的肿块的几种情况囊肿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