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乳喂养的一些事实
宝宝出生后,亲喂还是喂配方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母亲的个人选择。如果妈妈决定亲喂,那么处在一个支持母乳喂养的大环境中,并且有足够的资源帮助她们解决可能出现的母乳喂养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假如妈妈在分娩的时候还不太确定要以哪种方式来喂养宝宝,那么不妨考虑给自己一个月的尝试期,先试着亲喂(毕竟从亲喂转为喂配方奶,要比从配方奶转为亲喂要容易得多)。
同时,妈妈也要知道,分娩后头一个月的母乳喂养往往是最困难的,如果能度过这个困难期,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会容易得多。
为什么要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相比,有这些优势:
1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对宝宝来说,母乳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搭配得恰到好处。
2
在同一次哺乳过程中,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在中后阶段会升高,母乳中同时含有可以帮助消化脂肪的酶(脂肪酶)。
3
母乳中的胆固醇含量要高于牛奶,配方奶粉中的胆固醇含量则更低。胆固醇有助于促进宝宝大脑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些激素、维生素D,以及胆汁合成所必须的成分。
4
所有婴儿配方奶粉的终极目标都是模仿母乳,但至今还没有任何产品可以完全复制出母乳中的成分,尤其是其中的抗体、免疫因子等珍贵物质;配方奶也不太可能复制出母乳喂养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5
相比母乳,配方奶粉中的营养成分更加难以消化和吸收,这就意味着宝宝的消化系统负担会更重,需要处理更多的“废料“。另外,某些配方奶粉的成分也可能不够理想,比如有的配方奶蛋白质较高,有的配方奶含有过多的钠。
6
有些喝配方奶粉的宝宝可能会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这些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往往同时对“低致敏性”的大豆配方奶粉过敏。尤其在出生后头几个月,部分喝配方奶的宝宝可能会对奶粉过敏或不耐受,表现为持续性腹泻或便秘、进食后呕吐、进食后腹胀、腹痛等等。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宝宝的肠道要到了6个月左右才会发育成熟。未成熟的肠道对那些可能导致过敏的蛋白质(过敏原)的通透性较高。因此,在肠道成熟之前只喂母乳,是防止过敏原进入宝宝血液、引发过敏的最佳方法。
母乳喂养的好处
除了极少数例外,母乳喂养都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可以为宝宝提供独特的健康益处。
1
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的宝宝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更低,包括胃肠道感染(如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尿路感染、中耳炎(耳部感染)等。同时,这些宝宝也更不容易出现过敏性反应,例如特异性皮炎和哮喘。
2
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相比,纯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更快地从肺炎等重大疾病中恢复,表现为住院时间更短,对抗生素的需求也更少。
与从未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母乳喂养了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宝宝可能具有更好的智力发育。基于16个研究的综合数据,在控制了许多相关因素后,一致地发现,相比于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会有更高的智商(IQ)(比人群整体水平高3.4分),并且纯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对智力的提高越明显。其中9个研究考虑了母亲的智力,在排除母亲智力的影响后,母乳喂养的孩子仍然比人群整体水平高2.6分。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并不提高宝宝的智力。不过目前两方面的证据,一些认为母乳喂养提高智力,一些认为和配方奶喂养一样。那么母乳喂养总体上还是值得一试的智力投资。
3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不会随着母乳喂养的停止而消失,而是可以延续下去,对宝宝形成长期的健康益处。比如母乳喂养可以保护宝宝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不致出现超重、胆固醇水平过高,以及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并且在成年后也具有更好的胆固醇水平和正常的体重。
4
如果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母乳喂养还能帮助降低孩子患上1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相较于牛奶和豆奶,婴儿可以更好地消化母乳中的蛋白质,这样便减少了机体出现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唤醒”1型糖尿病基因的可能性。
母乳喂养的妈妈
同样可以收获诸多健康益处
1
哺乳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2
和完全配方奶喂养的妈妈相比,母乳喂养的妈妈能够更快、更轻松地恢复到孕前体重。
3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来说,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小她们在绝经前罹患乳腺癌的几率。
4
此外,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并能减少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
开始母乳喂养前
需要做哪些准备?
1
事实上,母乳喂养前没必要做任何身体上的准备(一些刺激乳头的技术事实上是有害的)。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参加母乳喂养实践课程就是最好的准备。
2
如果有条件,可以上一些靠谱的母乳喂养课程。
3
经常和支持你母乳喂养的朋友交流。
4
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衔乳技巧。
5
怀孕期间,为自己和宝宝建立良好的维生素D储备。一位营养充足的妈妈可以保证宝宝在出生后头两个月有着足够的维生素D。除了孕期服用维生素补充剂,还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多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怀孕期间每天喝三到四次,尤其在孕中期和孕晚期。
每天至少在户外呆15-20分钟(注意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让手臂和腿暴露于阳光中。
出生后第一口奶
1
在出生后的几分钟内,大多数婴儿都可以开始母乳喂养了。宝宝这时候一般会舔几下,开始吸吮,然后停下来。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很多宝宝都会不断重复吸吮停下来、吸吮停下来的模式。
2
最好在出生后一小时内开始哺乳。宝宝刚出生时吸吮的本能非常强,这时候是开奶的最佳时机,不要等到宝宝哭了再喂。
3
现在母婴同室已经相当普遍了。宝宝和妈妈待在一个房间,可以让妈妈无限制地频繁哺乳,帮助开奶;同时也让妈妈有机会练习喂养宝宝的技巧,熟悉宝宝的行为模式,与宝宝建立起更加亲密的联系。当看到宝宝睁开眼睛,看向周围,扭头找奶,或把手伸向嘴巴时,就意味着可以给TA喂奶了。
4
在医院的时候,让医护人员明白你希望母乳喂养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给宝宝喂糖水或配方奶。宝宝早接触、早吸吮,有利于妈妈更早、更顺利地开奶。早开奶减少了使用配方奶、葡萄糖水等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宝宝暴露于致病菌的危险。
哺乳姿势和衔乳技巧
许多母乳喂养问题(比如乳头酸痛、母乳不足)都可以通过改进母乳喂养技巧而得到解决。
妈妈的姿势
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找到让自己坐得舒适的位子和姿势。
可以把枕头垫在背后、膝盖上和胳膊下方,用以帮助支撑宝宝。
如果坐在椅子上,脚下可以踩一个脚凳。
你也可以侧躺在床上,面对着宝宝,根据需要用枕头支撑头、背部或大腿。
宝宝的姿势
摇篮式:
如果采用摇篮式给宝宝哺乳,抱着宝宝的手臂要和哺乳的乳房同侧。让宝宝的头和脖子靠在妈妈的臂弯,用前臂支撑宝宝后背,并用手托住宝宝的屁股或大腿。
调整手臂让宝宝的整个身体朝向妈妈(千万不要只有头朝向乳房哦),要让宝宝不用转头就可以直接接触到妈妈的乳头。
保证宝宝的身体是直的,没有向后拱起。
把宝宝举到和胸部水平的位置。可以在大腿上垫一个枕头,或者踩在脚凳上,否则妈妈的手臂和背部肌肉很容易劳累,甚至可能出现宝宝身体向下坠而拉伤妈妈乳房的情况。
如果妈妈的上衣有口袋,可以把宝宝贴近妈妈身体的那只手臂放进衣服口袋里;或者让宝宝的这只手臂环在妈妈背后,目的是保证宝宝的手不会妨碍哺乳。
橄榄球式:
如果宝宝早产或者衔乳有问题(比如乳头扁平),也可以试试橄榄球式,就像抱橄榄球或者在腋下夹着手提包一样。
妈妈用手臂夹着宝宝的双腿放在身体一侧的腋下,宝宝的面部朝向胸部,妈妈用手臂支撑宝宝的上背部,手掌托住宝宝的肩、颈和头部。
为了让宝宝的头部和妈妈的乳房保持水平,可以在妈妈手臂下放一个枕头,适当垫高宝宝。
衔乳姿势
衔乳前准备:
在宝宝衔乳之前,妈妈可以用空闲的那只手挤出一点点乳汁来润湿乳头。
如果乳房因为哺乳的关系非常大和重的话,可以用一只手托起乳房。
托起乳房的时候,可以使用C字形法,保持手背朝下,以免手指碰到乳晕,妨碍宝宝衔乳。
衔乳:
用乳头轻轻触碰宝宝的嘴唇,刺激宝宝张开嘴。
如果宝宝仍然紧闭着嘴,妈妈可以用食指按压宝宝的下巴,帮助宝宝张开嘴巴。
当宝宝的嘴张大时,妈妈要赶快把乳头包括乳晕部分,递到宝宝嘴里。但需同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力塞给宝宝,以免造成宝宝呼吸困难,抗拒吃奶。
正确衔乳的重点是宝宝吸吮乳晕,而不是乳头,否则一两次哺乳后,妈妈的乳头就会感觉疼痛。如果衔乳正确,宝宝的牙龈和舌头会包裹至少1.5厘米(半径)的乳晕。
哺乳过程中,如果担心宝宝的鼻子贴着乳房出现呼吸不畅(其实不会),可以轻轻调整宝宝的位置,让宝宝的屁股更贴近妈妈身体,或者用拇指轻压胸部,露出宝宝的鼻子。
哺乳结束:
不要直接把乳头从宝宝的口中拔出来,否则很容易弄伤乳头。可以先把手指插入宝宝的嘴角,让手指夹在宝宝的上下牙龈之间,从而破坏宝宝吸吮时的吸力,随后再取出乳头。
乳汁分泌量
怀孕期间乳房增大主要是由于泌乳腺生长引起的。而怀孕前女性乳房大小的差异更多是由非泌乳脂肪组织决定的,所以乳房的大小和乳汁的产量没有关系。小乳房的妈妈也能够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宝宝。
在衔乳正确的前提下,宝宝吸吮的频率越高,妈妈乳房的产奶量就越高,直到妈妈的产奶量满足宝宝的胃口,从而出现“供需平衡”。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可以分泌足够的乳汁喂养宝宝,除非喂养姿势不正确或者喂养的频率不够。
只要宝宝的体重正常增加,这就说明妈妈在哺乳上做得很好。
母乳喂养问题
的家庭和医疗护理
家庭护理
乳腺导管阻塞:
有的妈妈可能会遇到乳腺导管被堵塞的情况,导致乳房局部出现发红的肿块。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增加导管流量来进行疏通,具体方法包括增加哺乳的频率,以及每次喂奶都先喂红肿一侧。哺乳后如果感觉宝宝没有吸空乳房,还应当用吸奶器或者手挤的方式排空乳房。
不要穿过紧的内衣,以免挤压乳房。
这段期间不要给宝宝断奶,否则情况可能恶化。
喂奶前可以对红肿的部位进行热敷(但注意不要烫到自己或宝宝),可以尝试每次热敷10分钟左右,每天2-4次,持续1-3天。另外,温热的淋浴可能也有帮助。
乳房出现红肿后,乳汁的味道可能会改变,这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但宝宝可能会因此拒绝乳房。这时仍然要注意尽可能排空乳房。
乳头疼痛:
乳头破皮或疼痛通常是宝宝衔乳不正确造成的。尽量将破皮的乳头暴露于空气中,使其保持干燥。
哺乳后,可以将吹风机调至抵挡,把乳头吹干。
只用水清洁乳头,不要使用肥皂、酒精等。
如果乳头皴裂严重,绵羊油(不含药用成分)可能有用,但不应使用石油基软膏和其他化妆品制剂。
医疗护理
乳腺炎:
一旦出现了乳房发炎的情况,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可能的症状有:
乳房疼痛或压痛加剧
乳房发红或肿胀、变硬
寒颤、畏寒
大汗
发热超过38.5摄氏度
1
发生乳腺炎以后应当继续哺乳。哺乳可以帮助排空乳房,预防乳腺导管堵塞。
2
乳房有发炎的迹象后,应立刻开始多多休息。
3
尽可能排空乳房,尤其是患侧。
4
当患侧奶水不易流出时,可在喂奶或挤奶前,对发炎部位进行热敷(不超过10分钟)。须注意热敷不宜频繁。
也可先喂非患侧,一旦感到患侧有乳汁排出,立刻换边喂。这么做的原因是,在喂非患侧的时候,患侧的乳房也会因宝宝的吮吸刺激(尽管吮吸的是旁边那个乳房)而出现泌乳反射。
5
宝宝可能会拒绝喝患侧的乳汁。但妈妈要坚持排空患侧乳房,直到宝宝再次愿意接受哺乳。
乳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也许导致更加严重的感染,甚至出现乳腺脓肿。如果怀疑出现了脓肿,最好立刻到急诊室就医。乳腺脓肿的医疗护理可能会包括外科手术引流、患侧停止哺乳、定期用吸奶器排空乳房直到可以重新开始母乳喂养。
-END-
相关阅读
more+
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更聪明吗?
立即查阅
醒醒吧,别再喝米酒黄酒开奶了
立即查阅
喝配方奶睡得更好?
立即查阅
开奶期间如何喂养?
立即查阅
如何背奶(一)
立即查阅
如何背奶(二)
立即查阅
无需通乳师,教你对付乳腺炎
立即查阅
断奶:如何跟母乳喂养温柔地说再见
立即查阅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yf/123347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母乳喂养常见的14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下一篇文章: 哺乳期乳腺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