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对比

张立

医院普外二科

摘要:

目的

进一步对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二者进行对比。

方法

选取我院于年11月至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例产后乳腺脓肿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和观察组(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治愈,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天数、疼痛程度评分、瘢痕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产后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乳房美观及其功能,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三氧负压;传统脓肿切开引流;乳腺脓肿;

0引言

乳腺脓肿是产后哺乳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腺局部红肿疼痛,同时伴有脓肿形成以及全身中毒的症状。若患者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着病情的发展,脓肿将穿至胸肌之间疏松结缔组织间形成乳房后脓肿,或直接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窦道,增大患者的痛苦[1]。在临床上,针对产后乳腺脓肿患者,通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其切口较大,愈合时间较长,同时会在乳房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因此,如何规避上述这些缺陷是临床上所研究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院针对产后乳腺脓肿患者,多采用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倾向于该种治疗方法。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于年11月至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例产后乳腺脓肿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帮助其他同类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年11月至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例产后乳腺脓肿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3岁,年龄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29.08±2.14)岁,患者的病程在20天至10个月不等,平均病程(3.45±0.96)个月,脓腔在2~10cm之间,平均(4.56±1.02)cm,其中单侧脓肿36例,双侧脓肿14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4岁,年龄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0.42±2.01)岁,患者的病程在15天至10个月不等,平均病程(3.85±0.91)个月,脓腔在3~10cm之间,平均(5.04±1.01)cm,其中单侧脓肿38例,双侧脓肿12例。患者入院时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将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为乳腺脓肿,排除了皮肤溃烂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脓肿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患者取平卧位,行常规消毒,行局部浸润麻醉,通过超声进行引导,确定脓肿位置,用10mL针筒穿刺脓腔,抽取部分脓液行常规细菌培养,将乳腺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呈放射状切开脓腔,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用手指和止血钳钝性分离脓腔间隙,然后将脓液吸出,脓液清除后,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对脓腔反复冲洗,然后在脓腔处填塞凡士林纱布或棉垫,加压包扎,并每天坚持换药,直至脓腔缩小[2]。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通过超声确定脓肿位置,对脓肿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于乳腺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呈放射状切开脓腔,用手指和止血钳钝性分离脓腔间隙,使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出,再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对脓腔反复冲洗,根据脓腔的大小和形状,将三氧杯罩于切口之上,三氧杯顶端小嘴接三氧管,部小嘴接负压引流管,形成密闭空间,打开三氧气瓶及负压吸引器,适当调节压力,每天治疗1次,每次持续30min,根据脓液量的多少,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次数。治疗结束之后,在脓腔处填塞凡士林纱布,直至脓腔缩小,并且出现新肉芽生长。术后,约3~5天换药一次,根据其恢复情况决定拔管时间。

所有患者在出院后,仍坚持用药半个月。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天数、瘢痕大小等,同时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得以治愈,其中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11.23±3.99)天,换药天数(9.43±3.21)天,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18.53±4.87)天,换药天数(15.09±4.52)天,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程度评分、瘢痕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乳腺脓肿主要是有异于乳头皲裂、畸形、输乳管堵塞、乳汁淤积等原因造成的,以身体抵抗力较差、对乳房外观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以及哺乳期术后有哺乳要求的女性为该病的高发人群[3]。在传统的治疗当中,主要采取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乳腺的损伤较大,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脓腔引流不畅,渗液多等现象,多数患者术后因疼痛较为明显,必须停止哺乳。此外,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手术的切口通常相当于脓腔的直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房的美观,且容易出现乳房畸形、乳房分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较多。当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医务人员的不断探索,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手术的缺点。首先,小切口是一种微创、简单、安全的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其次,三氧能迅速破坏或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迅速扩散透入细胞壁内,氧化或破坏细胞内酶,消灭病原体,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或消除拥挤的红细胞,提高细胞携氧能力[4]。所以,当切口处血流通畅时,其切口的愈合时间会大大缩短,对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重要作用,且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5]。二者联合,能够清除并促进部分坏死组织排出体外,减少伤口淤血,促进血管的生成,不仅能够提高引流的效果,且换药简单,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在产后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乳房美观及其功能,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耿锋,施秋英.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6(32):39-40.

[2]郝素贞,陈倢,潘玉荣,等.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33):71-72.

[3]刘健雄,陈德明,范海鹰,等.乳腺脓肿在彩色B超引导下小切口置管冲洗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18(02):13-15.

[4]王征.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0(12):56-57.

[5]刘海波.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34例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7(32):57-58.

免责声明

1.本文摘自年《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为内部学习交流资料,非商业用途。

2.原文请到医学数据库下载阅读。

长按图片,识别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yf/12334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