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超声诊断思路指南
导管扩张分为导管无回声和有回声两大类型。
导管壁增厚:指比通常的导管壁增厚。
导管内径不规则:导管内无回声节段不规则。
导管或微小囊肿内部回声:实性回声,漂浮回声,线性高回声,高回声光点,微小光点(直径小于1mm)。
导管扩张并导管内回声的评估
双侧或多发导管扩张,导管内实性回声,如积乳——BI-RADS2类;
孤立性导管扩张,上皮细胞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BI-RADS?3类;
导管内回声判断困难时视作有回声。
导管扩张并导管内有回声的评估
导管扩张并实性回声边界突出锐利,如导管内乳头状瘤——BI-RADS?3类;
导管内径不规则渐进性平滑,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细胞增生,非浸润性导管癌——BI-RADS?3,4,5类重叠;
孤立性导管扩张和孤立性扩张导管内有回声,如积乳——BI-RADS?2类;
乳头附近的导管实性回声,如导管内乳头状瘤——BI-RADS?3类;
节段性或链状病变,如上皮细胞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非浸润性导管癌——BI-RADS?3,4类重叠;
导管扩张并微小高回声光点提示恶性钙化,如非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占优势的浸润性导管癌,上皮细胞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BI-RADS4,5类重叠。
导管扩张超声表现:
轻度均匀扩张,扩张伴局限性占位,导管内结构紊乱。前两者往往是非特异表现,导管均匀扩张则是间接征象;后两者多是肿瘤的直接征象,导管内结构紊乱与导管内癌有相关性。
导管内乳头状病变不同表现:
导管扩张压力,导管受累长度,分支受累,导管扩张,囊腔形成。
大导管乳头状瘤表现:
1、近端导管内小卵圆形结节并扩张,2、仅近端扩张导管内小结节,3、长条状乳头状瘤延伸至两条导管,4、长条状乳头状瘤充满整个中央导管,5、非常长的树枝状乳头状瘤;
无导管扩张的乳头状瘤:
6、圆形或卵圆形结节,7、微分叶结节,8、结节并导管内蔓延,9、结节并分支类型,10、类Y型表现——结节导管内蔓延并分支状;
导管扩张的特殊类型:
11、孤立性小导管扩张并小结节,12、囊内乳头状瘤,13、囊内乳头状瘤并导管扩张。
超声
1.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乳腺囊肿是无回声)
不规则、透声差(囊肿为规则,透声清,哺乳期除外)
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囊肿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声影)
CDFI: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检出率%,血流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囊肿内无血流)。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四型:
I型:乳腺导管扩张,管壁光滑,导管内可见点状弱回声
II型(浆块型):乳腺腺体曾内出现囊实性团块,实性成分位于导管内或者导管周围,内可见丰富或者不丰富的血流信号。
III型:乳晕区或者周围腺体层内出现低回声团块,周边可见弱回声带,病灶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或仅见少许血流信号。
IV型:腺体层部分或者完全液化的脓肿样回声,边界不清,液化区有细小点状弱回声,有运动感,周边血流较丰富,液化区无明显血流信号。此型不易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相鉴别。
以上四种超声表现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
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表现
1.乳头或乳晕下乳腺中心导管囊状扩张呈液性无回声区。
2.扩张的大导管内见中等或稍强回声的乳头、结节、实质性团块,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结构紊乱。
3.乳头瘤大小不等。
4.乳头瘤基底部有时可见较细的蒂与囊壁相连。
5.CDFI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3.妊娠期及哺乳期
由于腺泡和导管显著增生,腺体层明显增厚,哺乳期中央区可见扩张的乳腺导管,内径为2-4mm,管壁薄而光滑,管腔内为无回声,显示清楚。乳腺血管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加快。终止哺乳后,发生退化性改变,腺体层较哺乳期变薄,回声增强或强弱相间。
超声笔记每天分享,赞赏是正能量的动力。敬请支持
超声联盟是“超声医师集团”团队运营的另一个白癜风分型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wh/123341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子宫肌瘤切掉了肝上又长囊肿女士
- 下一篇文章: 你,做过胸部检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