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有位名叫IgorMorski的插画家,

他创作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画作,

以各种符号、暗喻、拼贴手法,

独辟蹊径,为观画者打开了一扇窗户,

从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角度来理解世界。

一次偶然的机会,IgorMorski,

接触到了这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更加直观而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于是他用ps技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

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

现代家庭,妻子辛苦地养育孩子,

划着笨重的船桨前行,

而丈夫却如同倒影一般虚幻,

不知是不是因为忙于生计、应酬,

父亲这个角色,其实是缺失的…

当男人们在外打拼时,

女人在家其实并不轻松,

她们身体里要容纳的东西,

比那些扛着家庭重担的男人还多。

当然,其中包括男人永远无法理解的内容,

或许这也是男人们的疑问,

女人那精致的脑袋瓜里,

到底都装了些什么呢?

但能够理解也好,无法理解也罢。

一旦两人选择在一起,

便要苦恼于如何保持平衡。

爱情、婚姻是如此微妙的事情,

如同在火苗之上舞蹈,

在柔软的沙地上建造房屋。

我们该如何去爱,

该如何去守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多一分则是束缚,少一分则是淡漠。

如何能叫人不感到苦恼呢?

父母对待孩子也一样,

似乎总是做出某些事与愿违的决定。

在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

父母总是为她们扶住梯子,

生怕孩子的美梦怦然坠地,

甚至不惜以溺爱的方式骄纵,

满足她们不切实际的愿望…

可要知道,一旦父母松开手之后,

她们将会面对怎样的挫败和惩罚?

另一个极端则是,某些孩子,

自小就被束缚在精致的小屋里,

无法触碰她们渴望已久的自由,

也不知道更远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这已经深深影响了她们的未来,

她们长大后的轮廓早也注定…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并非你们的孩子,

她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

她们因你而来,却并非为你而生。”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想法,

束缚孩子的天性,让她丧失了生命的渴望。

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人,

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在他们尚且年幼之时,

就被设计好了人生的路线。

更为可怕的是,

为一个生命设定这些框架不止父母,

还是整个社会秩序、伦理、道德规范…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文化…

如果整个社会都不知如何传递爱,

一个人长大后必将也不会传递爱,

如果整个社会都欺软怕硬,

那么孩子长大后也必将欺软怕硬,

这是比父母设计的人生道路,

更加牢不可破的桎梏。

社会导向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

它不但能框定人的模样,

还能让一个人为此去改变模样,

为了“迎合”而去选择整容。

在一个看脸的时代,

精致的五官可以成为饭票,

可以成为资本,可以成为财源。

但无论如何请记住,

皮肉的精致或许可以轻易改变,

内里的厚度却要经过日复一日的磨砺,

才能焕发出维纳斯一般的光彩。

如果只是外表精致、内里空空,

那么就会像永不餍足的食客一样,

不加甄别,吃进一肚子垃圾。

而说起垃圾,我们真的吃得太多太多,

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字、图像等等,

龙蛇混杂,泥沙俱下,

但是我们每天刷着手机、看着娱乐八卦,

不就是在消费这样的垃圾吗?

正因为垃圾越吃越多,

浅薄、快捷的信息接收得越多,

我们的头脑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坐井观天。

甚至有的人一辈子,

都未能打开自己的思维,

永远将自由思考的权利,

束缚在自己头脑的牢笼之中。

那些貌似懂得思考的人,

似乎也用不着太高兴。

因为我们思考的结果,

到底有多少成分是自由之思想,

又有多少成分,是被别人灌输的呢?

我们被告诉要赚很多钱才算成功,

我们被告诉要有房车才是爱情,

我们被告诉你必须出人头地…

我们不断地被告诉,被集体价值灌输…

我们还是我们吗?

甚至,今天我们看见东西,

有多少是真实的,全面的呢?

媒体、新闻可以轻易左右我们,

我们以为看见的是真相,

也许不过是受到某种引导,

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

也许不过是在“被思考”。

因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我们身体里有那样一个小小人,

他总是让我们去看那些我们想看的,

以此来巩固我们的观点,

强化我们对自己的肯定。

人总是乐于接受和自己认知相符的事物,

这就是为什么







































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wh/12333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