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相应的课程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肇庆一年轻男子就因为拔智齿导致严重颅内感染,险些丧命。幸好广州医生及时抢救,才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年初,因智齿发炎、疼痛难忍,28岁的王杰(化名)便在家乡附近的牙科诊所拔牙。第二天起床后,王杰不仅头晕,还逐渐出现看东西模糊,视物重影等症状,医院就诊。行颅脑CT检查后,医生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给予对症治疗后,情况有所好转的他便出院了。

不料,在出院后的第12天,王杰再次出现视力模糊、重影等症状,还伴有剧烈的头痛。家人医院就诊。对症治疗后,王杰的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后脑勺连着脖子都在疼痛,嘴角不停地抽动,意识也开始模糊了。”王杰的妻子黄女士说。

口腔检查图片(文图无关)。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为寻求进一步的治疗,3月下旬,王杰辗转医院。该院接诊的神经外二科副主任林涛立即将他安排进重症监护室,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的同时完善磁共振等相关检查。“结合相关的病史和影像检查资料,我们认为患者的病情还会进一步恶化。”果真,王杰很快就不省人事、四肢抽动、呼吸急促,瞳孔也逐渐散大。

“初步诊断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硬膜下脓肿并形成脑疝。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垂危。”林涛说。

考虑到手术指征明确,在该院副院长鲁明的指导下,林涛连夜为患者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和硬膜下脓肿清除术抢救。开颅后,林涛发现患者硬脑膜张力明显增高,切开一个小口后,大量白色粘稠样的脓液喷射而出。完全切开硬脑膜后,发现已经有广泛的脓胎形成,林涛随即将脓胎清除干净。“术中脓液涂片提示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先前的诊断。”林涛说。

口腔是一个有菌环境,口腔及面部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和颅内沟通。如果在拔牙前后没有仔细护理,特别是在炎症急性期,口腔细菌非常容易通过血液或者直接“跑到”鼻窦及颅内,导致脑脓肿或硬脑膜下积脓发生。

幸好,及时接受抗感染和手术治疗的王杰最终抢救了过来,并于近期康复出院。

给我们牙医的警示

在日常拔牙过程中,我们牙医一定要遵循自己的专业知识,切不可不经专业评估擅自拔牙。拔牙有风险,拔除须谨慎。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拔牙前一定要拍摄全景X片,有的甚至要拍拍摄CBCT(一种特殊的牙科CT,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智齿的生长方式),通过拍片子,可以更一目了然看到牙齿,尤其是阻生智齿,从而更容易确定拔牙难度和计划采用的手术方案。《牙医要警惕!拔除松动牙,为什么一定要拍一个全景片》

2.比对牙片,我们一定要耐心跟患者讲解拔牙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权威版口腔知情同意书5套,你领了吗?》

——不拔带来的后果,例如轻则反复肿痛,重则出现张不开嘴巴、甚至全身性的感染等情况。

——解释拔牙的方案,例如横长的阻生牙,往往是需要把牙龈切开,把牙齿磨成好几部分才能完全就拔除。

——拔牙以后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风险,如出现患者肿胀等怎么处理,如何避免干槽症,等等

3.必要的情况下,建议患者去验血后再拔!(现在基层往往很难做到)《纳尼?拔个牙还需要验血,医生你不会是想多收我钱吧?》

4.做好患牙的标记,千万不要拔错牙。这一点,很多牙医往往不屑一顾,但事实确实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拔错牙的案例,有的甚至产生纠纷登上了媒体头条。一定要谨慎。牙医拔智齿拔错牙,该赔还是?

5.如实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和是否有拔牙禁忌症。如有禁忌症,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处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拔牙之前的血压、血糖控制很重要。

6.智齿发炎时尽量别拔。

拔除智齿,千万不要因为担心患者流失而贸然拔牙,一定要要选择牙齿状态良好的时机进行拔除。因为拔智齿虽不是什么大手术,但属于创伤性小手术。尽管拔除智齿产生的伤口较少,其感染风险仍然是巨大的。

牙齿作为咀嚼食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都需要面临较多的细菌侵袭。如果在有炎症的情况下拔智齿无疑是增加了炎症的风险,就可能损伤到邻牙甚至伤害到牙龈部分。不仅造成拔除智齿后恢复过程延后,如出现后期不良症状更是需要患者接受二次治疗,甚至还会给牙医自己带来纠纷。

7.做好应急预案,应急常备药品如肾上腺素等一定要准备妥当。拔牙作为一项手术,肯定是有风险的。如麻醉过程中的昏厥风险、拔牙过程的出血不止等。

口腔临床病例讨论群

1.临床经验分享,群里参与讨论

2.个人临床疑惑,群里解答

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jc/12334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