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上热搜,10月请特别关注这种癌症
刘军连简介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47810.html
菠萝说
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在中国的女性中,乳腺癌常年都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昨天#乳腺癌基本不疼不痒#的热搜也告诉我们,早筛早诊需要特别重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乳腺癌筛查,谁需要做?怎么才最有效呢?
截图来自微博
文
菠萝
筛查是个技术活
对于防癌抗癌来讲,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对于乳腺癌也是如此,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避免生活中致癌因素,比如喝酒和肥胖,来降低风险。但肿瘤发生有随机因素,再健康的生活,也不可能绝对保证不长肿瘤,尤其在岁数大了以后。
怎么办呢?
筛查!
癌症的发生通常需要10~30年,在开始的时候通常是良性的,用局部治疗手段,比如手术和放疗,就很有可能治愈。因此,任何癌症筛查的目的,都是在尽量早的时候发现它,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乳腺癌也是一样。它的预后基本就取决于分期,晚期乳腺癌生存率有限,而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接近%!
乳腺癌什么时候筛查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年版)的推荐是:
非高危人群
20~39岁:不推荐非高危人群筛查。
40~49岁:适合机会性筛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50~69岁: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70岁或以上:适合机会性筛查;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高危人群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20~39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彩超和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哪些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呢?主要有三类:
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携带遗传基因突变的人;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厚位癌的患者;
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的患者。
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非常重要。统计发现,乳腺癌多数是随即发生的,但有5%左右是遗传导致的。
如果家族有遗传风险,比如有多位直系亲属被诊断为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者直系亲属双侧都出现束腺癌等,那你就应该特别小心,最好找专家做咨询,看看要不要做基因检测。如果确实发现携带BRCA基因高危突变等情况,那筛查的密度和方法都会和普通人有些不同。
乳腺癌怎么筛查
每种癌症筛查方式不同,而且并不是说越贵的手段就越好。任何手段要被专家认可,都需要有多年研究数据的支持。
大家经常听到的基因检测、PET-CT、肿瘤标记物等,都不是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那什么是有效手段呢?
目前官方推荐手段主要是乳腺钼靶(X线)、B超,高危人群辅以磁共振成像。
乳腺钼靶(X线):这是最主要的筛查手段,性价比高。研究已经证明乳腺钼靶筛查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
B超:对于致密性乳腺,单独的乳腺钼靶效果欠佳,辅以B超会有更好的效果。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一般与其它筛查方法一起使用。由于价格明显高,而且有时会有假阳性,所以通常只适用于高风险的人群。
中国和美国的差异
美国的乳腺癌筛查推广得比中国早很多,经验也更加丰富,从大方向来说,中国和美国是一致的,但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说,美国的筛查指南对于74岁以上人群的乳腺癌筛查是不推荐的。专家这种态度最主要的理由,是在岁数大了以后,即使发现早期乳腺癌也意义有限,因为如果治疗,很可能弊大于利。
一是老年人做手术的风险显著更高,二是老年人癌细胞通常进展不快,患者反而更可能死于别的疾病。权衡利弊,美国通常都不推荐老年人做癌症筛查。
但现实中,中美都有不少老年人依然在做筛查。我个人认为,要不要做筛查和患者的个人身体状况、经济情况都密切相关,没有简单的“应说或者“不应该”的答案,可以和医生讨论后做决定。
图片来自于公共图片库
中国和美国更大的区别在于筛查的方法。欧美的指南中,往往推荐适龄女性单独用钼靶来做乳腺癌的筛查,而中国一般会加上B超。
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生物学的原因。无论哪个国家,乳腺钼靶都最主要也是最基础的乳腺癌筛查手段。因为它价格不贵、性价比高,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乳腺钼靶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
但对于欧美来说,中国女性乳腺癌单用钼靶的早筛效果要差一些,可能导致30%的女性漏诊,也就是假阴性。这是因为欧美和亚洲女性的乳房组成有些不同,欧美女性乳房一般脂肪多,X射线穿透效果好,成像清晰,而亚洲女性致密性乳腺多,脂肪少而腺体和结缔组织多,乳腺钼靶检查可能会受到干扰,看不到小的肿块。
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配合其他技术一同筛查,比如B超。研究发现钼靶+B超能提高致密乳腺女性的早期乳腺癌筛查效果,所以中国多个指南,句括中国抗癌协会的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都专门强调了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除了生物学的原因外,在中国能用B超进行筛查,而美国不推荐,还有经济上的原因。在中国,做B超也就几十元人民币,每年做一次也没问题。而在美国,做个B超一般要几百甚至上千美元,根本不可能广泛用于普通人的筛查。
图片来自于网络
除了钼靶+B超,还有一些人在积极开发新的乳腺癌筛查技术。比如最近出现了一种“数字化乳房断层合成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优于传统钼靶,可提高致密乳腺的肿瘤检出率。这样的创新,或许能帮助检出更多的早期乳腺癌。
乳腺自检
有人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自检?不是经常说自检可以帮助发现乳腺癌吗?
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确实,如果上网去搜索乳腺癌的自检方法,会看到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还有很详细的自检手法。但关于这样的自检是不是真的有用,是不是真能帮助发现早期乳腺癌,目前是有很大争议的。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显示自检真能帮助提高早起乳腺癌的发现率。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前有一篇文献很有意思,它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纺织女工当中进行的一项实验。女工被分为了两组,一组被要求定期在洗澡的时候进行自我筛查,还有一组不做任何要求,结果是两组女工中被发现患有乳腺癌的比例没有任何差别,最明显的差别是要求自查的那一组女工的心理压力更大。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自检效果差并不难理解。真正的早期肿瘤是很微小的,自检时很难摸到。等你真正能摸到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生长了挺长一段时间,不那么早期了。真想筛查出特别早期的肿瘤的话,最好还是借助更灵敏的现代技术,包括各种影像。
总而言之,乳腺癌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它的筛查有明确的指南和管理方案。大家应该在医生指导、遵循指南的大前提下,结合个人的情况有所调整。我们既要避免错失干预的良机,又要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Archived:BreastCancer:Screening[O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hl/123347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食用婆婆丁有什么禁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