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疼痛的十大特效穴位下
06肩井穴▲治疗头、肩疼痛之胆经要穴
肩井穴别名膊井、肩解,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为手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交会穴,位于两肩之上。最简单的取穴方法是将单手五指并拢放于异侧肩上,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便是肩井穴。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功效。可主治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症。
●常保肩井通畅,疼痛去无踪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比喻为一口井,那么肩井穴就是井口,我们身体里的很多经脉是否通畅都与肩颈所在的经脉有关。因此,要想保持经脉通畅,就必须保持井口的通畅。如果说肩井穴是人体的井口,而脚底的涌泉穴则为人体的井底,为这口井提供充足的水汽。人体气血从涌泉穴喷涌而出并上行至全身,而肩井在上部与之呼应,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使全身气血舒畅,疼痛自然也就去无踪了。
●常按肩井穴,帮助解决乳房问题肩井穴是胆经里联络最广的穴位,胆经又正好要从乳房旁边绕一圈儿,因此,肩井穴是治疗乳腺炎、乳房痛等乳腺疾病最有效的穴位之一。当乳房胀痛或增生时,应立即按肩井穴,直到肩井穴不再感觉疼痛为止。具体方法:取坐位,双手中指分别按于两侧肩井穴,用指力由轻到重地边拿边提拔肌肉,拿揉的次数和时间,以肩、项肌肉放松为度。
●刺激肩井,淋巴结核不药而愈经常按摩肩井穴,可化解身上的淤血,促进气血流动。淋巴结核病是肝气淤结所致。肝中的郁结之气顺着胆经宣泄不出去,只好堵塞在淋巴处形成结核病。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胆经通肝,刺激胆经上的肩井穴,可助肝中的郁结之气排出体外,淋巴结核病自然就不药而愈了。
07天宗穴▲对付肩部问题的第一穴天宗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取穴时,上半身需保持直立,将左手搭在右肩上,手掌贴在右肩膀1/2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便是。其主要功效为疏通经络、行气宽胸、宣肺止咳,主治气喘、肩膀酸痛、肩周炎、肩部疾病、肩背软组织损伤、乳腺炎等,配秉风穴可治肩胛疼痛。
●施治压痛点,巧治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胀痛,中医通过对天宗穴及周围痛点施行按压以快速疏通胸部经络,达到“行气宽胸”的目的,从而解除病痛。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治者先按摩天宗穴2分钟,再在炎症周围找出1~2个压痛敏感点行针刺,然后以轻手法做局部按摩,起针后手法渐加重,并沿乳腺管向乳头方向反复挤压。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按揉天宗,对付多种疑难杂症刺激天宗穴对胆绞痛和落枕等其他病症有效。行泻法强刺激右侧天宗穴,可治疗胆绞痛;以双手食指指腹交替按揉左右天宗穴,可治疗落枕。
08手三里穴▲通经活络,调理肠胃之要穴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时,需侧腕屈肘。手三里具有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的功用,主治牙齿疼痛、呕吐、泄泻、肚子痛、肘臂酸痛、腰背痛及消化性溃疡等症。
●是各类牙痛之特效穴位胃炎牙痛,一般由辛辣之物引起,发作时下牙疼痛剧烈,即便服用止痛药也未必见效。此时,可紧急掐按双侧内庭、颊车和手三里穴,5分钟后便可见效;肠火牙痛由大肠实炎造成,刺激双侧合谷、曲池和手三里,其效果立竿见影;虚火牙痛属肾虚牙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牙齿根部有松动迹象,可每天刺激合谷、手三里、太溪这几个穴位3~5分钟,以补足肾阴。
●掐按手三里,治疗腰腿痛手三里对因“肠腹时寒”引发的“腰痛”有很好的治效。另据现代临床医学证明,手三里穴不仅可用于治疗上肢疼痛,通过掐按等强刺激手法,也可以被用于治疗下肢疼痛,止痛效果好。
具体方法:前臂稍屈曲,用对侧拇指腹按于手三里穴,由轻而重掐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09落枕穴▲治疗落枕之经外奇穴落枕穴是经外奇穴,属中医腧穴,又名“外劳宫”,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在手背侧,食指和中指的指关节之间向后约0.5寸处。取穴时,可用手指在食指和中指的指关节之间向后约0.5寸处用力一压,有疼痛处便是。落枕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落枕、颈椎病、牙痛、五谷不消、胃痛、腹痛泄泻、手臂痛、掌指麻痹、小儿脐风、五指不能屈伸、手背红肿疼痛等。
●治疗落枕的特效穴位落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晨起后脖子及后背疼痛,头、颈被迫偏斜一侧,且活动受限。“落枕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用穴,具体按摩方法:左侧落枕则用右手拇指指尖点按左侧落枕穴2分钟,以酸胀为度,同时颈部做各方向稍大幅度活动,右侧则相反。力量由轻渐重,使酸麻肿胀的感觉向上扩散,如感应放射到颈项部则疗效更佳。
●刺激落枕穴,缓解颈胃综合征当患有颈椎病时,增生的骨刺,退化的椎间盘以及变窄的椎管、椎间孔,对颈部分布的交感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内脏,就会使胃部发生反应。因此,颈胃综合征痛在胃,病却在颈,治疗应从颈入手,再治胃。刺激“落枕穴”可缓解颈部不适,辅助治疗颈椎病,从而减轻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达到缓解颈胃综合征的目的。
具体方法:可以用拇指按揉次,或者用指尖掐次,或者可以拇指食指配合,分别放在内外劳宫穴,同时用力掐揉。
10子宫穴▲全面治疗妇科病的经外要穴子宫穴属经外穴,《针灸大成》将其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取穴时,患者需仰卧,取肚脐下4寸,再从腹部中线左右旁开3寸即是。其下有胸壁浅动、静脉,髂腹下调经及其伴行的动、静脉。该穴具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功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等妇科疾病,以及睾丸炎、阑尾炎、盆腔炎等其他病症。
●止痛经的专用穴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腰部或小腹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厥。此病每月随月经周期发作,给女性工作及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然而,痛经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原发性痛经,很难判定发病原因,更是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但从中医经络学的角度来讲,“痛则不通”,痛经多多少少与经络阻滞,气血逆行有关。子宫穴有调经理气的作用,且对各种妇科病症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因此,能有效缓解或辅助治疗痛经。按摩舒解痛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按摩子宫穴。方法如下:首先将双手拇指放于双侧子宫穴上,再以指腹缓缓点揉,力道以有酸胀感为宜。
●刺激双侧子宫、归来穴,促进产后子宫收缩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这种原因造成的产妇死亡位居首位,并以农村最为多见。产后出血原因仍以宫缩乏力性出血为主,其出血量大且出血速度快,严重威胁着产妇生命。在紧急情况下,刺激双侧子宫穴和归来穴,可促进子宫收缩,并暂时性缓解宫缩疼痛。具体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两手食指、中指先顺时针方向按揉归来穴和子宫穴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最后点按半分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zz/123340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课堂乳腺囊肿是怎么回事女性朋友
- 下一篇文章: 肛周脓肿9大保健方法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