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涂抹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710/4653856.html

乳房很脆弱,女性要注意。日常体检中,不少女性看到报告单上的乳腺异常有着莫名的紧张,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字眼撞击着小心脏,需要治疗吗?危险吗?是不是癌?一系列问题随着而来,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乳腺的那些疾病,其实大多数都是小问题。

乳头溢液-----乳房的“哭泣”

乳头溢液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乳头溢液,它指的是非妊娠期或者是非哺乳期,患者轻轻挤压乳头会有大量的或者是中量的液体溢出。

症状与感触

乳头在挤压下可见不同颜色的液体溢出(也有不挤压自行流出)。

液体的颜色多见于透明,咖啡色,乳白色,鲜红色等。

仔细观察乳头,可见单孔或多孔流出液体。

偶有可见的乳头凹陷,歪斜等表现。

应对策略

乳腺的超声,钼靶检查,结果常见为导管扩张,如未提示明确肿物,BIRADS分级为1-3类,可随访观察。如为4类以上,建议住院治疗。

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涂片检查,如结果提示不典型上皮细胞,甚至直接发现癌细胞,则需尽快住院治疗。

乳管镜检查,如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建议住院治疗。

泌乳素检查,如高于正常值上限,建议行脑垂体MRI检查,排除垂体肿瘤可能。

乳腺炎----乳房的“伤风感冒”

乳腺炎是指急性或慢性的乳腺组织炎症,多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大部分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也有一部分为无菌性的自发炎症。

症状与感触

急性期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妇女,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有时可触及乳腺肿块,质地较软,如发生组织坏死液化,可触及波动感。病因多为哺乳时缺乏母乳喂养技巧,导致乳汁淤积,细菌经乳管逆行感染所致。

慢性乳腺炎常见于非哺乳期妇女,多数可触及乳房肿块,边界不清,疼痛不明显,但常见皮肤破溃,瘘道形成。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因素、细菌感染、乳房外伤。药物刺激等有关。

应对策略

乳腺的超声检查,如有脓肿形成,医院就诊抽出脓肿,脓液可涂片及细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如培养提示为无菌性炎症,建议住院手术治疗(以切除病灶为主)。

仔细观察乳头,可见单孔或多孔流出液体。

乳腺增生----乳房的“多愁善感”

乳腺增生,简称乳腺病,女性多发病,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多为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的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

症状与触感

月经前乳房胀痛和肿块,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也软化和消失。

有时候整个月经期都有疼痛。

劳累、生气、压力大均能诱发。

体检可发现整个乳房或部分乳房增厚,查体多为条索感或多发结节感。

应对策略

主要是对症治疗:疼痛较轻微或不明显者,如没有其他症状,可定期复查,基本不必治疗。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知,避免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保持稳定的情绪,活泼开朗的心情有利于康复;而对疼痛较严重者,除以上外,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如中成药(每个区域可能各不相同)或西药(他莫昔芬,尤其适用于较重的患者)。

乳腺增生有无恶变可能尚有争论,乳腺病好发年龄与中国乳腺癌好发年龄相近,为了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恶性可能,建议定期复查(一般4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一次彩超,每年一次钼靶;40岁以下的多建议每年一次彩超)。局限性增生肿块明显时,要与乳腺癌鉴别,后者肿块更明确,质地便硬,可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彩超及钼靶有助于鉴别。

对于以下几种情况更应遵从乳腺专科医生意见进行随访:

1、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

2、有乳腺癌相关基因BRCA1/2突变者;

3、有硬化性腺病、瘤样增生等特殊类型乳腺增生者。

乳腺结节----乳房的“风向标”

结节并不是某种特定疾病,它和乳头溢液一样,是某种疾病的表现症状。表示在做超声、拍片子时,拍到了一团不明的团块”阴影”。乳腺结节类型不同,疾病不同,但具体是什么疾病需要确认。具体而言,乳腺结节可以见于各种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约80%以良性疾病为主。

应对策略

通过乳腺BI-RADS分级法,我们可以判断结节的性质。进行0~6类的分类结论。

0类: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价。

1类:阴性征象,1年复查。

2类: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6-12月一次)。

3类: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4类:考虑恶性病变可能(2%-95%),需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

4a: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

4b: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

4c: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的典型恶性特征。

5类: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95%),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6类: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可以说,0-3类可以判断为良性,4-6类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有了这个分级结论,体检者再结合自己病史、体征等情况,就可以进行管理。

乳腺纤维腺瘤----乳房的“软肋”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15-35岁,多数专家认为与乳腺内腺上皮的雌孕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度有关,一般很少恶变。

症状与感触

多扪及可滑动、边界清楚的肿块,无疼痛,大小不随月经等因素改变。

多数患者为单发,约10-15%的患者为单侧或双侧多发。

肿块较小或腺体过于致密时不易扪及,彩超可辅助诊断。

应对策略

定期自我体检(每月一次),扪及可疑圆形肿块或体检发现乳房异常低回声,及时就诊。

手术切成是治疗纤维腺瘤的唯一有效方法,较年轻的患者肿块较小时(2cm)也可观察随访;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包块切除或微创旋切活检切除。

肿瘤过大、短期内迅速长大、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等不排除恶性者则尽快行手术活检。

孕期因雌激素大量分泌,有可能使它迅速生长或发生恶变,计划怀孕前一般都应及时手术切除。

乳腺癌----乳房的“致命杀手”

乳腺癌是由乳腺腺体内不正常的细胞生长发展而来的,不受人体控制,最终形成肿瘤或者新生物,而且能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中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症状与感触

多扪及单个肿块,质地较硬,不活动,凹凸不平,一般无疼痛。有时候可扪及同侧腋窝肿大的淋巴结。

有些伴有皮肤红肿、乳头溢液、橘皮样变、乳头或皮肤凹陷等改变。

乳腺癌早期肿块较小,难以扪及,定期体检(彩超、钼靶等)尤为重要。

应对策略

定期自我查体(每月一次),扪及可疑乳房肿块或腋窝肿大淋巴结及时就诊。

定期乳腺专科随访,若检查发现

1、彩超提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边缘毛刺或蟹足样;

2、钼靶提示点状成簇钙化,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乳腺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应遵从专科医生意见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随手转发~让更多宝妈受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zl/12334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