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时奶结处理过度可致脓肿正确疏通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医院的时候,在门诊时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奶结”患者。顾名思义,“奶结”是在哺乳期时发生乳汁郁结,不仅新手妈妈容易发生,很多二胎妈妈也会中招。它的起病原因很多,可能是饮食不当太过滋腻,也可能是哺乳不规律,乳汁未及时排出,甚至睡眠姿势不当压迫到乳房也会导致乳汁郁结。总之,一不留神,“奶结”就发生了。
“奶结”的主要表现就是乳汁淤积形成的结块,同时伴有结块区域的红、肿、热、痛,严重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预防奶结的方法
要预防奶结的产生,关键在于要预防乳汁被困。最好的办法是经常让宝宝吸允奶头,每次哺乳都尽量让宝宝把乳汁吸干,注意乳头清洁,避免乳头受伤,多对乳房进行按摩,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如果是先天性乳头凹陷,则乳妈可以经常对其挤捏提拉让凹陷矫正。
误区一:过犹不及
母婴消费一路走高,很多妈妈在孕期就早早预约好月嫂、通乳师。一旦出现问题,人多势众,出谋划策,热敷、按摩、民间土方等各种方法轮番上阵。于是我们在临床中就会看到形形色色处理过度而引发的问题。有热敷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的,有按摩时间过长引起皮肤水肿的,有按摩时机不当反而使炎症范围扩大而高热不退的,还有外敷仙人掌、蒲公英等植物导致皮肤过敏的。
总之,不仅“奶结”没解决,反而让问题变得更棘手,给医生的诊治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误区二:抗生素包治百病
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全民误区。但凡出现疼痛,很多妈妈第一时间就会选择抗生素口服或要求医生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然后哺乳规律被打破,乳汁淤积变得更加严重。而局部疼痛使排乳不够彻底,“奶结”会进一步加重。使用几天后,体温正常了,乳房不痛了,但结块却更加僵硬木实,短时间内已无法消退,也为日后的哺乳埋下了隐患。
误区三:知难而退
大多数妈妈发生“奶结”后,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吃了大苦头。而且因为没有及时纠正哺乳时期的一些不良习惯,“奶结”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上门。妈妈们苦不堪言,直嚷着比生孩子还辛苦。于是,发了“奶结”来门诊要求回乳的患者真不少。尽管我们一直呼吁,母乳喂养对孩子和母亲都有好处。
疏通奶结最有效方法
第一步:先疏通乳头。拇指和食指沾上水,再夹住乳头,从内往外摩擦。会有少量乳汁出来。
第二步:揉开乳块。手沾上水后包住乳房,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从乳房外侧向乳晕揉。
第三步:疏通乳管。五个手指沾湿从乳房外侧往乳晕用力摩擦。一定要顺着乳腺管的位置来按摩,这时可见乳汁喷出,把喷出来的乳汁直接抹在乳房上,继续操作。
另外还可以有以下手法:
环形按摩:双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以环形方向按摩整个乳房。
螺旋形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头方向按摩。
指压式按摩:双手张开置于乳房两侧,由乳房向乳头挤压。
按摩的方向一般都是从腋窝两侧往乳头方向按;按摩的力度必须要适度,力气不够是没有用的,所以产妇自己肯定是下不了手的,最好让月嫂或者老公帮忙;但是力气太大也会把皮肤弄破,所以力度要把握好。
另外,谨记按摩时手要沾湿。大多数初起期的“奶结”经过以上两个步骤的处理,都会消散。如结块痛硬不散,甚至伴有发热不退,就需要寻求中药治疗了。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有退热轻缓,不易反弹;疏通乳络,消散“奶结”;双向调节乳汁产量等特点。即便因“奶结”处理不当而化脓了,中医的小切口引流术配合中药口服,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最后,小编祝愿所有的母亲都能顺利哺乳,享受母乳喂养的乐趣。
Motherlylove
找月嫂就来乐予母婴!妈妈舒心,宝宝开心,家人放心!乐予母婴护理中心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yf/123343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肿瘤患医院普外科成功实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