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外护乳房肿瘤必考点北京大学回忆
↑别忘了 (四)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 1.手术治疗 现力主缩小手术范围,而加强术后综合辅助治疗。 Ⅰ期、Ⅱ期——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胸骨旁淋巴结有转移者——扩大根治术。 2.化疗(略) 3.放疗(略) 4.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含量高——激素依赖性肿瘤。 (1)去势治疗:年轻妇女——卵巢去势,包括药物、手术或X线去势。 (2)抗雌激素治疗——他莫昔芬。 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绝经后妇女效果尤为明显,同时可减少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 (3)芳香化酶抑制剂——抑制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过程,降低雌二醇。 5.生物治疗 曲妥珠单抗——CerbB-2过度表达的乳癌患者,特别是对化疗药物无效者。 (五)护理措施 1.切口和引流: 1)皮瓣:注意伤口敷料,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贴合紧密,松紧度适宜,以维持正常血运为宜。 2)引流管: 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 术后3~5日,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拔管。
3)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①患侧上肢肿胀: 原因——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 预防——※A.平卧时用软枕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B.他人扶持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创面愈合;C.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D.戴弹力袖或使用弹力绷带; E.局部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②气胸: 原因——扩大根治术损伤了胸膜。 表现——胸闷、呼吸困难。 处理——肺部听诊、叩诊和X线检查,以尽早诊治。 2.功能锻炼——尽快恢复患肢功能——重要可考点: A.术后24小时——活动手部及腕部;※ B.术后3~5日——活动肘部; C.术后1周——活动肩部、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D.10天——外展活动; E.10~12天——全关节活动。 (六)健康教育 1.避孕——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以免复发。 2.化疗或放疗的注意点 化疗——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血白细胞计数<4×/L),应暂停。 放疗——注意保护皮肤——放射性皮炎——就诊。 3.义乳或假体 出院时暂配戴无重量的义乳; 治愈后配戴有重量的义乳; 根治术后3个月行乳房再造术。 ——有肿瘤转移或乳腺炎者。※ 4.自我检查 定期乳房自查——及早发现乳房病变; 最好在月经后的4~7日进行。※①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两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撑腰、向前弯腰或双手高举枕于头后),比较双侧大小形状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乳头有无内陷及皮肤颜色。②于不同体位(平卧或侧卧),将手指平放于乳房,从外向乳头环形触摸,检查有无肿块。③两侧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④用拇指及示指轻轻挤压乳头查有无溢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阐明。但有报道指出,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乳腺癌发生的易感因素:①乳腺癌家族史;②内分泌因素: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期迟于50岁、40岁以上未孕或初次足月产迟于35岁与乳腺癌发病均有关;③部分乳房良性疾病;④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⑤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二)临床表现※
早期: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甚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不易推动。常无自觉症状。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随着肿块增大,乳房局部隆起;若癌肿侵及Cooper韧带,可呈“酒窝征”;邻近乳或乳晕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侧;乳头深部癌块侵及乳管,可使乳头内陷。若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而引起淋巴回流障碍,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晚期全身呈恶病质表现: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局部癌肿侵入胸筋膜、胸肌时可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如癌细胞侵入大片皮肤,表面出现多个坚硬小结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即卫星结节,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使胸壁紧缩呈铠甲状时,呼吸受限;有时癌肿侵及皮肤使之破溃形成溃疡,易出血、伴恶臭。
乳腺癌淋巴转移常见部位为患侧腋窝淋巴结。
(三)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1.手术治疗目前应用的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乳房切除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等5种手术方式。
2.化学药物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需在手术后近期内开始,联合化疗的效果优于单药化疗。
3.放射治疗属局部治疗的方法之一,根治术后不作常规放疗,对术后保留乳房或有腋淋巴结转移的需放疗。
4.内分泌治疗去势治疗、抗雌激素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
(四)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鼓励和提供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术后创面愈合和机体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不可在患肢量血压、注射及抽血。
(2)体位:患者术后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3)饮食: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等麻醉反应者,可正常饮食,并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
(4)切口和引流:
1)皮瓣: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注意伤口敷料,用胸带加压包扎。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应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
2)引流管:术后留置引流管。护理时应注意:①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注意有无出血;②妥善固定引流管;③保证引流通畅和有效的负压吸引;④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术后3~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
(5)患侧上肢肿胀预防:患者平卧时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弹力袖或使用弹力棚带以利于回流。
(6)功能锻炼:为尽快恢复患肢功能,术后24小时内开始活动手部及腕部,术后3~5天活动肘部;术后1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后可进行肩部活动、手指爬墙运动(逐渐递增幅度),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五)健康教育
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
2.避孕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腺癌的复发。※
3.化疗或放疗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
4.义乳或假体义乳和假体是患者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
5.自我检查定期的乳房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的病变。检查最好在月经后的7~10天进行。
乳房切除术后的手水肿护理和预防
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历年高校护综真题已考知识点,鄂老师按照题型方式,整理了本章所有考点如下:
(一)单选题考点
1.急性乳腺炎的最常见发病人群:初产妇。
2.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形成乳瘘,作放射状切口;乳晕部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乳房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
3.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表现是乳头溢液。
4.炎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5.钼靶X线摄片可作为普查方法,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有效方法。
6.乳腺癌术后7日内不上举,10日内不外展肩关节。
7.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
8.乳房触诊: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此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
(二)多选题考点
1.乳腺癌的转移途径包括局部浸润、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2.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3.定期行乳房检查,检查时间最好选在月经周期的第7~10日,或月经结束后2~3日。
鄂老师访谈学姐录
考研学姐总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wh/123342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牙龈萎缩是什么原因,怎么预防和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