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堂中医外科特色疗法之中医化腐清创
中医化腐清创治疗是祖国传统医学外科治疗大法之一,在疮疡的治疗上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感染性溃疡及慢性难愈性溃疡等方面疗效颇佳。
历代中医文献对此法的论述十分丰富,《周礼》中记载了采用劀杀、毒攻以化腐祛腐的方法治疗溃疡。
晋末《刘涓子鬼遗方》中首次较明确提出了提脓祛腐的概念、方法及适应症,并载抽脓散等提脓祛腐的方药。
《备急千金要方》明确阐述了祛腐在先,生肌在后的观点:“夫痈坏后,有恶肉者,宜猪蹄汤洗去秽,次敷食肉膏散。恶肉净后,敷生肉膏散,及摩四边令好肉速生。”
《医宗金鉴》载:“腐者,坏肉也。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盖以腐能浸淫好肉也……盖祛腐之药,乃疡科之要药也。”说明了祛腐方法及祛腐药物重要性。
《医学源流论》对“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进行了详细阐述。
化腐是溃疡向愈之前提,腐是指坏死组织,坏死组织不去,首先能损伤正常组织,溃疡逐渐扩大,如《外科启玄》中指出:“凡痈疽杖毒及杨梅结毒,臁疮便毒、疔疮等,内多有死肉停,蚀好肉,苦痛难禁;若不早去,愈加腐烂”,再者使正常组织无法再生修复,化腐是通过局部应用不同中药制剂促使脓肿溃破、腐肉脱落、肌生皮长的一个动态过程。
体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疖、痈、乳腺炎、肛周脓肿、化脓性皮脂腺囊肿等,西医治疗以切开引流为主,组织损伤相对较大,术后留有明显手术疤痕,中医化腐清创治疗体表脓肿既避免了开刀,患者痛苦小,创面操作又不损伤正常组织,出血少,创面小,愈合时间短。同时,减少了对脓肿壁的破坏而使其继续发挥防御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毒邪扩散的发生。创面愈后瘢痕相对较小,无人为的正常组织损伤。中医化腐清创治疗后创面仅留下小米粒到黄豆大小的瘢痕,由于瘢痕小,满足了脓肿在头面部等显露部位者对美的需求;同时脓肿在乳房部者又最大程度上保存了乳房的哺乳功能。脓肿在肛门者,使肛门的皮肤及外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适应了现代人爱美的需求。
特色用药:九一丹、二宝丹、愈疮珠黄散、黄连解毒油纱、普连油纱、玉红油纱等代表外用制剂。
TCM综合治疗室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wh/123342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期的这些表现正常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