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乳腺BIRADS系列之五盲区
五、BI-RADS分级的“盲区”
B超钼靶磁共振三个影像检查是目前乳腺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一旦决定检查乳房就自然而然想到这些技术。但这些技术不是万能的,也有些盲区的。此时的BI-RADS分级自然也进入盲区。
这主要是由于:影像检查要看到病灶,病灶总得有一定的体量,并且要有“形状”。如果某个结节或钙化的尺寸和范围在2mm以内,目前的B超钼靶磁共振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此时检查很有可能就是给个“乳腺增生BI-RADS2级”的结论。再如非外伤后囊肿内出血或扩张导管内积血,积血如果未形成血块,在这些影像上与普通的囊肿和导管扩张没有区别,一般也就是BI-RADS2级的结果。其实这种非外伤后出血情况和乳头溢血的临床意义相似,是需要重视的。
另一种盲区是指检查技术空间上的盲区。这方面钼靶最严重,对于较小的乳房,内侧边缘、深部近基底部、腺体尾部和腋窝几乎都查不到。有时候为了尽可能不查漏这些部位,放射科医生只好用力多夹乳腺,使得钼靶象“刑具”一样恶名昭著,不少患者很抗拒做钼靶。其次是磁共振对腋窝的检查也很不足,只能看到靠乳腺的部分。B超在这方面倒是面面俱到,几乎没有盲区。
结语:
B超钼靶磁共振BI-RADS分级系统对于医生在诊治乳腺疾病时非常重要,需要充分了解其优缺点。患者对于在这方面有所认识有利于理解医生的决策,也有利于避免盲目紧张或过度自信。这是本文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jc/123348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医判我活不过1年,治疗后乳腺肿瘤08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