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独立完成了海南首例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同时吻合感觉神经乳房重建手术,患者术后15天顺利出院。

今年52岁的王女士一年前发现自己左边乳房有一个肿块,但是当时没有在意,医院进行检查。6个月后,她发现肿块没有缩小而是逐渐地变大了。有点担心的王女士来到了海医二院乳甲外科进行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以及穿刺活检,最终诊断为乳腺癌。

根据王女士疾病特性,乳甲外科为其进行了为期8个疗程的规范的辅助治疗。治疗后王女士的肿块明显缩小,医生告诉她,可以择期进行手术了。

提起手术,王女士的心情有些矛盾。一方面希望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疾病。而另一方面,以往了解到的大多数乳腺癌手术都需要切掉胸部,作为一个女人,总觉得没了胸部是不完整的。

乳甲外科首席专家穆籣教授了解情况后,得知王女士对保留乳房的强烈想法,经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为王女士制定出了一套“乳房重建计划”。2月21日,一场循序渐进的手术开始了。

在为王女士完成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后,乳房重建手术开始了。乳甲外科团队采用双侧游离DIEP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将腹部的皮肤连同皮下脂肪瓣,转移到胸壁处,重建一个新的乳房。手术过程中,需要解剖出患者穿行于腹直肌中的腹壁下动静脉主干(直径不到5mm)及其穿支和伴行的肋间感觉神经,而将运动神经和腹直肌保留在腹部供区,这就大大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乳房改良根治术腋窝清扫时完整暴露胸背动静脉,保留第Ⅲ第IV肋间神经皮支,同时暴露胸廓内动静脉,然后通过显微缝合技术,将腹壁下动静脉和胸部受区血管吻合,同时吻合感觉神经,不仅重建穿支皮瓣的血液循环系统,同时促进再造乳房的感觉恢复。耗时近十个小时,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穆教授介绍,与普通的带蒂肌肉皮瓣移植相比,穿支游离皮瓣移植的显微技术,优点是可以减少创伤,既保证乳房重建的成功,又保持了术后腹部肌肉力量,不影响日后生活。对有乳房重建需求患者来说,是“收腹挺胸”一举多得理想的治疗方式。

同时,“DIEP手术的难点在于血管穿支的解剖以及循环系统的重建(胸廓内血管与腹壁下血管的吻合)。”她表示,当今医学界公认游离皮瓣移植是皮瓣手术分类中难度较高的技术,DIEP是乳腺整形界金字塔尖的手术,在全国范医院并不多,且大部分病例是单侧的自体乳房重建。

穆教授表示,一般单侧的DIEP乳房重建,只需要解剖单侧的穿支血管以及重建单侧的循环系统,花费约两小时。本例是双侧DIEP重建,需要解剖双侧的血管以及重建两套循环系统。“这个手术相当于两台大手术,这对于手术医生的精神、体能以及专注能力都是极大挑战,因此手术的成功也让我们深感欣慰。”穆教授说道。

术后王女士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并且按计划在术后第15天顺利出院。

据了解,中国人群的乳腺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55岁,近些年来,小于3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乳腺癌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我遇到的最年轻患者20多岁,而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有保留乳房或切除术后重建乳房的需求。”海医二院乳甲外科主任吴煌福称。

“部分乳腺癌患者因为放疗导致皮肤坏死、溃疡甚至肋骨外露等情况,需要修复,乳腺癌术后也有乳房重建需求,但是不知道找谁做。”海医院乳甲外科首席专家穆籣教授表示,“乳房修复重建不只是整形,是对患者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治疗。”目前在西方,乳房重建率达到70%—90%,在我国不足20%。包括DIEP手术在内的乳房修复重建手段,可以给患者更好的信心,以及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通过乳房再造,可恢复女性的曲线美,提高女性自信心,修复女性心灵上的缺失感,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海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海南医学院新闻中心

原标题:《附院

医院成功施行首例双侧DIEP同时吻合感觉神经乳房重建手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hl/12334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