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养羊人都必须懂羊的布氏杆菌病
摘要
介绍了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防控措施,旨在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一种全世界广泛流行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感染布氏杆菌病例也逐年上升。加强人们对羊布病流行特点的了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大防控力度,对降低人畜患病几率,阻断疾病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1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1.1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而得的慢性传染病。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细菌,具有很强的活性,呈杆状,表面无菌毛,无法形成芽孢,不能随意运动,主要寄生在细胞内。该杆菌又分为6种19型,感染牛、羊、鹿、猪、野兔等多种动物,其中羊布氏杆菌只是其中一种,其传染源是羊群。羊布氏杆菌在自然状态下,能在干燥的土壤、河流,动物的皮毛或组织中存活很长时间,但却对高温敏感,1h的阳光照射或一般消毒剂即可灭活。羊布氏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携带病原体的羊群,病原体多存在于母羊的羊水及公羊的精液中。牲畜可通过饮用含有病原体的水源或者食用带有病原体的饲料等感染该病,还能通过血液、交配、蜱虫叮咬等途径传播病原体,该病原体的传播多见于牛羊之间交叉传染。人类若与携带病原体的羊群接触,或者直接与污染的空气、水源等接触,也可能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比较少见。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始于春季,高发于夏秋季节,进入冬季之后发病率逐渐下降,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病率更高,该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及区域性。
1.2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易感染,母羊主要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流产,阴道糜烂,并有大量的黄色分泌物,如未发生流产,则有可能早产或者产下死胎等现象,还伴有乳房炎,乳房肿大,乳汁凝成块状、产乳量下降、乳腺内部有结节性硬块等症状。公羊感染布氏杆菌则多表现出厌食,睾丸炎,弓背,附睾炎,睾丸局部肿胀发热,睾丸萎缩,精囊内坏死或出血等症状,最严重时会丧失配种能力。剖检患病羊,流产胎儿部分或全部胎衣呈现黄色胶冻样浸润,有大量纤维蛋白和脓液,胎衣停滞及不育,而胎儿症状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與黏膜出血,皮肤和肌肉下的浆液性浸润,伴有脾脏和淋巴结肿胀,以及肝脏坏死。
2羊布氏杆菌的防控措施
2.1诊断方法
由于布氏杆菌病的致病特点,患病羊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怀孕母羊仅表现出食欲不振等症状,且常在怀孕一月左右出现流产现象,并伴有子官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等典型症状。因此,可以针对怀孕流产的母羊以及胎儿胎衣等做基础解剖检查,根据典型症状得出初步诊断结果,然后通过细菌学检查,还可采集患病母羊的绒毛膜水肿液、阴道分泌物、脓肿脓汁等病变组织,流产胎儿的胎衣或有病变的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此外血清学检验方法是羊布氏杆菌病最常见的确诊方法,对患病羊的血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培养过后与患病羊血清的抗原抗体凝聚试验,再通过PCR等做出最后诊断。
2.2防控措施
对于布氏杆菌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羊场的布病监测检疫工作,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保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集中处理羊粪,并定期对羊舍进行全面的打扫和消毒,对羊舍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对于患病的羊只,要及时隔离开,及时扑杀,并在移除患病羊只后对羊舍进行全面消毒。羊群应及时接种疫苗,监测注射免疫疫苗的个体,对羊群定期进行布氏杆菌病预防检疫。对于羔羊,应在其断奶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待其达到配种条件时需再次进行检疫。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布氏杆菌病的相关知识及患病危害,将防护措施及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理念贯彻到底,增强养殖户对布氏杆菌病的防御意识。-吕良贵参考文献:略
白癜风的食疗了解下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zigb.com/zcmbhl/123343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时候该怀疑你的乳房
- 下一篇文章: 乳腺结节乳腺癌如有此类胸险需特别注